二十届四中全会会议公报解读:“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主要目标和重大部署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10-24 16:45:55
评论:0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 年10 月20 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公报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另一方面,“十五五”时期我国仍处于战略机遇期,我国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因此,“十五五”时期完全有条件开创中国式现代建设新局面。
“十五五”时期有7 个主要目标,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十五五”的主要目标更加关注发展质量、科技等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以当前的GDP 增速水平,2035 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可能性较高。
“十五五”共有12 项重大部署,涉及产业发展、科技进步、扩大内需、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三农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绿色转型、国家安全体系以及军队建设。
上述重大部署中,在经济领域值得关注的重点是:一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不仅是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还要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也离不开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对于金融业而言,就是要做好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二是要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技术进步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缓解人口提前负增长和投资乘数下降对我国中长期潜在增速的拖累,以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能够更加顺利的实现。
三是坚持扩大内需,供需实现良性互动,推动内循环形成正反馈循环,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扩大内需关键是要大力提振消费,继续提高居民消费在GDP 中的占比。
四是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过去,物的稀缺性大于人,未来人的稀缺性大于物。实际上,从去年起国内宏观政策就开始资源向人倾斜,典型措施就是消费补贴、育儿补贴等。“十五五”时期投资于人核心手段是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包括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就业、教育、社保体系、房地产市场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最终 实现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其实是通过减轻居民负担,增加居民可用于消费的支出,从而实现大力提振消费的目标。
五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应对全球经济碎片化,拓展外循环的规模与质量,为内外双循环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总的来看,四中全会公报勾勒了“十五五”规划的整体面貌,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和新论断,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的战略定位、主要目标和工作部署。在产业建设、科技进步、扩大内需、投资于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另外,公报显示四中全会还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再次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我们认为根据当前经济数据和短期经济展望,去年926一揽子增量政策对经济增长脉冲效果边际递减后,国内政策还会发力和加力,以做好十四五收官,为十五五开局创造有利条件。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全球衰退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预期。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一平 日期:2025-10-24
“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公报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另一方面,“十五五”时期我国仍处于战略机遇期,我国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因此,“十五五”时期完全有条件开创中国式现代建设新局面。
“十五五”时期有7 个主要目标,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十五五”的主要目标更加关注发展质量、科技等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以当前的GDP 增速水平,2035 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可能性较高。
“十五五”共有12 项重大部署,涉及产业发展、科技进步、扩大内需、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三农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绿色转型、国家安全体系以及军队建设。
上述重大部署中,在经济领域值得关注的重点是:一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不仅是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还要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也离不开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构建。对于金融业而言,就是要做好五篇大文章,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二是要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技术进步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缓解人口提前负增长和投资乘数下降对我国中长期潜在增速的拖累,以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能够更加顺利的实现。
三是坚持扩大内需,供需实现良性互动,推动内循环形成正反馈循环,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扩大内需关键是要大力提振消费,继续提高居民消费在GDP 中的占比。
四是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过去,物的稀缺性大于人,未来人的稀缺性大于物。实际上,从去年起国内宏观政策就开始资源向人倾斜,典型措施就是消费补贴、育儿补贴等。“十五五”时期投资于人核心手段是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包括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就业、教育、社保体系、房地产市场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最终 实现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其实是通过减轻居民负担,增加居民可用于消费的支出,从而实现大力提振消费的目标。
五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应对全球经济碎片化,拓展外循环的规模与质量,为内外双循环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总的来看,四中全会公报勾勒了“十五五”规划的整体面貌,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和新论断,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的战略定位、主要目标和工作部署。在产业建设、科技进步、扩大内需、投资于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另外,公报显示四中全会还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再次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我们认为根据当前经济数据和短期经济展望,去年926一揽子增量政策对经济增长脉冲效果边际递减后,国内政策还会发力和加力,以做好十四五收官,为十五五开局创造有利条件。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全球衰退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预期。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一平 日期:2025-10-2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