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二十届四中全会学习体会:唇齿相依,向创而行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0-24 17:44:59 评论:0

  事项:

  新华社10月23日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我们认为,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唇齿相依,科技金融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金融行业发展也有望从中受益。

  评论:

  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唇齿相依,在“十五五”时期应发挥重要功能

  新华社10月23日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们认为,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唇齿相依,也应当在“十五五”时期发挥重要功能。2023年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说明金融行业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行业支持,金融行业发展也需要实体客户带来的融资需求,两者相互依存,因此金融行业在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过程中,也应该发挥重要功能。

  科技金融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从公报内容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十五五”时期的中心任务。排名靠前的两大目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二者结合也正是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核心来源。

  从服务实体经济角度而言,科技金融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行业提出了“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指明了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任务。其中“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今年3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8号)也提出要加强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支持。

  从实体客户需求角度来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望为银行带来增量融资需求。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银行越来越多的贷款投向科技领域,截至2025年6月末,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8.7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个百分点,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达到近7%。我们预计未来科技领域还将为银行带来更多的融资需求。除信贷需求之外,银行通过成立AIC开展股权直投业务,也有望提升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并获取投资收益等非息收入。

  风险提示

  若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可能对银行基本面带来不利影响。


国信证券 王剑,孔祥,陈俊良,王德坤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