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双周报:党中央规划绘蓝图 央国企重组提质量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10-25 20:19:48
评论:0
核心要点
国有“三资”改革的深化,将系统性提升国有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和价值发现能力。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各地方政府在资源资产化(尤其是数据、能源矿产)、资产证券化(特别是REITs及其创新品种、特许经营权证券化)、以及资金杠杆化(引导基金、PPP新模式)方面的具体举措和项目释放,这可能带来相关区域、相关资产类别价值重估的机会
国资委与中科院的合作深化,标志着国家层面推动科技与产业协同的决心。与此相关的央企、特别是参与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的企业,以及在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或资产潜力的国企,其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资产证券化进程值得长期跟踪
一、本周要点
国有“三资”管理改革已成为当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大财政”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其核心逻辑可概括为“三个一切”:一切国有资源尽有可能资产化(聚焦土地、矿产、林业、水利、能源、数据六类资源,通过确权估价,以“用、售、租、融”方式市场化运营)、一切国有资产尽有可能证券化(聚焦实物、债权、股权、特许经营权、未来收益权五类资产,借助REITs等工具转化为权益凭证)、一切国有资金尽有可能杠杆化(聚焦闲置和低效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放大效能)。这一思路自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盘活存量资产以来,经2023年湖南李殿勋同志系统阐述“三项原则、四种方式”,至2025年湖北省出台总体工作方案,政策体系日益明晰。
从地方进展看,湖南省作为先行者,自2022年起已形成“1+N”制度体系,并持续通过推进会、案例推广等方式深化改革。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25年密集通过座谈、调研、培训、会商等方式推进清查盘活工作,显示出后发地区的跟进力度。广东省(如广州市)则创新性地举办项目推介会,直接将盘活项目推向市场,探索市场化路径。辽宁省(特别是大连市)通过专项行动已取得显著盘活收入(两年216亿元),证明了改革的实际效益。这些实践表明,改革正从清查摸底阶段向精细化运营和市场化盘活纵深发展,其成功经验有望在更多区域复制推广。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国科学院的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从2023年签署协议到2025年签约重点项目的演进,体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资本深度融合的趋势。合作从“单点突破”向“串珠成链”、“兵团作战”转变,聚焦人工智能、先进材料、未来能源等前沿领域,这为国有资产的“证券化”和“价值提升”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内涵和创新动能,有望催生一批具备核心技术和市场潜力的优质资产。
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是理解当前宏观政策与微观市场互动的一个重要维度。其推进不仅有助于优化财政资源管理,更可能通过资产盘活和价值重塑,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和投资标的。近期资本市场的风格特征显示,投资者对符合改革方向的成长性资产抱有热情。策略上,建议紧密跟踪改革政策的落地细节、地方实践的创新案例以及科技与产业融合的最新进展,从中挖掘具备长期竞争力的投资机会。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玉龙/王大林 日期:2025-10-25
国有“三资”改革的深化,将系统性提升国有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和价值发现能力。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各地方政府在资源资产化(尤其是数据、能源矿产)、资产证券化(特别是REITs及其创新品种、特许经营权证券化)、以及资金杠杆化(引导基金、PPP新模式)方面的具体举措和项目释放,这可能带来相关区域、相关资产类别价值重估的机会
国资委与中科院的合作深化,标志着国家层面推动科技与产业协同的决心。与此相关的央企、特别是参与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的企业,以及在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或资产潜力的国企,其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资产证券化进程值得长期跟踪
一、本周要点
国有“三资”管理改革已成为当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大财政”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其核心逻辑可概括为“三个一切”:一切国有资源尽有可能资产化(聚焦土地、矿产、林业、水利、能源、数据六类资源,通过确权估价,以“用、售、租、融”方式市场化运营)、一切国有资产尽有可能证券化(聚焦实物、债权、股权、特许经营权、未来收益权五类资产,借助REITs等工具转化为权益凭证)、一切国有资金尽有可能杠杆化(聚焦闲置和低效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放大效能)。这一思路自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盘活存量资产以来,经2023年湖南李殿勋同志系统阐述“三项原则、四种方式”,至2025年湖北省出台总体工作方案,政策体系日益明晰。
从地方进展看,湖南省作为先行者,自2022年起已形成“1+N”制度体系,并持续通过推进会、案例推广等方式深化改革。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25年密集通过座谈、调研、培训、会商等方式推进清查盘活工作,显示出后发地区的跟进力度。广东省(如广州市)则创新性地举办项目推介会,直接将盘活项目推向市场,探索市场化路径。辽宁省(特别是大连市)通过专项行动已取得显著盘活收入(两年216亿元),证明了改革的实际效益。这些实践表明,改革正从清查摸底阶段向精细化运营和市场化盘活纵深发展,其成功经验有望在更多区域复制推广。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国科学院的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从2023年签署协议到2025年签约重点项目的演进,体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资本深度融合的趋势。合作从“单点突破”向“串珠成链”、“兵团作战”转变,聚焦人工智能、先进材料、未来能源等前沿领域,这为国有资产的“证券化”和“价值提升”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内涵和创新动能,有望催生一批具备核心技术和市场潜力的优质资产。
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是理解当前宏观政策与微观市场互动的一个重要维度。其推进不仅有助于优化财政资源管理,更可能通过资产盘活和价值重塑,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和投资标的。近期资本市场的风格特征显示,投资者对符合改革方向的成长性资产抱有热情。策略上,建议紧密跟踪改革政策的落地细节、地方实践的创新案例以及科技与产业融合的最新进展,从中挖掘具备长期竞争力的投资机会。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玉龙/王大林 日期:2025-10-2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