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十五五”规划:优化中国经济转型的实现路径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0-25 22:17:50
评论:0
一、对市场而言,“十五五”规划的长期意义:优化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实现路径。自身优势认知清晰 + 外循环体系出海,争夺话语权 + 内循环治理优化(统一大市场,区域协调发展,人口再集中,消费服务业升级),这使得市场长期推演更顺畅,长期乐观预期更容易发酵。
1. 我们对自身优势的认知更清晰:(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十五五”就是最直接的体现,我们有各个期限的规划,并严格执行,且会不断围绕规划完成情况,做政策调整。而海外缺乏长期规划和指导思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共中央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布会(后简称发布会)强调“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3) “完整产业体系优势”。(4) “丰富人才资源优势”。产业体系深度 + 工程师红利,构成中国制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2. 外循环对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性被进一步确认强化:四中全会公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段落大幅提前。发布会还提到“我们既看GDP 也看GNI”“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过去我们的开放是‘跟跑’,现在我们的开放是要‘领跑’”。结构上,发布会特别提到“巩固提升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3. 内循环治理优化的思路明确。“居民消费率明显提升”成为重要政策目标,消费刺激政策固然重要,在发布会也全覆盖。但我们更加关心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组合:1. 统一大市场建设,包括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2. 优化区域布局,发布会提到“健全区域间规划统筹、产业协作、利益共享”“强化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推动战略性产业、能源资源基地等布局优化等举措”。我们推演,未来区域重点产业布局可能有明显区分,新兴产业,重工业,能源资源,甚至是青山绿水,地方的重点产业和核心KPI 可能各有侧重。有了这种区分,一方面能够避免新兴产业一拥而上,高度内卷的问题。另一方面,差异化的产业布局,意味着差异化的人才战略,新型城镇化、都市圈吸纳增量人口才有方向。人口进一步集中,消费和服务升级才能加速。3. 科技立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样的内循环治理思路,优化资源优化配置,是经济学逻辑更加顺畅的经济转型实现路径。
二、市场判断不变: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仍看好科技成长引领25Q4 行情。成长赚钱效应收缩9 月初已开始,10 月成长龙头调整已接近尾声,目前成长相对价值的性价比已修复到位。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催化多于顺周期仍是大概率。对于顺周期,现阶段供需都不是改善窗口期。需求侧“政策底”再强化可能要等到26 年中,供给侧自然出清也在26 年中,反内卷政策见效可能在26 下半年。而科技成长,需关注三个中期积极因素:1. 海外AI 资本开支beta 依然向上。2. 国内AI 产业趋势同样在不断进步。3. 25 年是一二级市场联动规模的向上拐点,新兴产业亮点会不断增加。现阶段,科技长期性价比的确不高,但短期性价比已有效改善,还可以累积产业催化,发酵新一轮行情。
三、五年规划年的A 股结构特征:1. 政策布局和产业趋势共振产生最强方向,25 年这个方向是AI、机器人和半导体。仍看好科技龙头25Q4 行情。2. 五年规划有亮点的结构,是主题机会的来源。“十五五”相关关注:(1) 反内卷终局受益指向化工和机械。(2) 海洋经济重要性强化。(3)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后续产业和政策共振机会的重要来源。恒生科技短期性价比出清比A 股成长更充分,25Q4 反弹波段看好港股跑赢。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傅静涛/王胜/韦春泽 日期:2025-10-25
1. 我们对自身优势的认知更清晰:(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十五五”就是最直接的体现,我们有各个期限的规划,并严格执行,且会不断围绕规划完成情况,做政策调整。而海外缺乏长期规划和指导思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共中央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布会(后简称发布会)强调“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3) “完整产业体系优势”。(4) “丰富人才资源优势”。产业体系深度 + 工程师红利,构成中国制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2. 外循环对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性被进一步确认强化:四中全会公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段落大幅提前。发布会还提到“我们既看GDP 也看GNI”“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经济’”“过去我们的开放是‘跟跑’,现在我们的开放是要‘领跑’”。结构上,发布会特别提到“巩固提升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3. 内循环治理优化的思路明确。“居民消费率明显提升”成为重要政策目标,消费刺激政策固然重要,在发布会也全覆盖。但我们更加关心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组合:1. 统一大市场建设,包括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2. 优化区域布局,发布会提到“健全区域间规划统筹、产业协作、利益共享”“强化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推动战略性产业、能源资源基地等布局优化等举措”。我们推演,未来区域重点产业布局可能有明显区分,新兴产业,重工业,能源资源,甚至是青山绿水,地方的重点产业和核心KPI 可能各有侧重。有了这种区分,一方面能够避免新兴产业一拥而上,高度内卷的问题。另一方面,差异化的产业布局,意味着差异化的人才战略,新型城镇化、都市圈吸纳增量人口才有方向。人口进一步集中,消费和服务升级才能加速。3. 科技立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样的内循环治理思路,优化资源优化配置,是经济学逻辑更加顺畅的经济转型实现路径。
二、市场判断不变:短期,科技成长调整趋于充分,仍看好科技成长引领25Q4 行情。成长赚钱效应收缩9 月初已开始,10 月成长龙头调整已接近尾声,目前成长相对价值的性价比已修复到位。26 年春季前,科技成长催化多于顺周期仍是大概率。对于顺周期,现阶段供需都不是改善窗口期。需求侧“政策底”再强化可能要等到26 年中,供给侧自然出清也在26 年中,反内卷政策见效可能在26 下半年。而科技成长,需关注三个中期积极因素:1. 海外AI 资本开支beta 依然向上。2. 国内AI 产业趋势同样在不断进步。3. 25 年是一二级市场联动规模的向上拐点,新兴产业亮点会不断增加。现阶段,科技长期性价比的确不高,但短期性价比已有效改善,还可以累积产业催化,发酵新一轮行情。
三、五年规划年的A 股结构特征:1. 政策布局和产业趋势共振产生最强方向,25 年这个方向是AI、机器人和半导体。仍看好科技龙头25Q4 行情。2. 五年规划有亮点的结构,是主题机会的来源。“十五五”相关关注:(1) 反内卷终局受益指向化工和机械。(2) 海洋经济重要性强化。(3)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后续产业和政策共振机会的重要来源。恒生科技短期性价比出清比A 股成长更充分,25Q4 反弹波段看好港股跑赢。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傅静涛/王胜/韦春泽 日期:2025-10-2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