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点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解读:科技上新阶 产业启新章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0-26 16:00:54
评论:0
【事项】
10 月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
【评论】
学习会议精神,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从总体方向上看,未来五年可能是:
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五年。二十大会议曾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此前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以及此后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并未提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次会议继续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表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提升。
对外部形势认识更加深刻的五年。对于“十五五”时期的外部环境,会议认为“我国的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并指出“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一表述与二十大会议保持一致。对比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表述,我们认为本次会议对外部形势的判断更加严峻。
更加注重安全的五年。在对外部形势严峻性认识更加深刻的基础上,本次会议在未来五年目标中新增“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同时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由“十四五”时期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拓展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表明对“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的重视程度提升。
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的五年。
(1)在具体各领域工作的部署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由此前第二的位置提至科技创新之前,这一方面与前文“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相呼应,肯定“十四五”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已经取得较大成就,后续或将工作重心更倾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领域;另一方面,在认可科技实力提升的基础上,这可能也意味着后续科技向产业领域辐射、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将加快。
(2)相较此前重要会议的提法,会议罕见将“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提至“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这可能意味着未来产业发展方面,不仅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也将被高度重视, 产业发展的总体效率有望提升,新旧动能的转换或进一步加快。
其次,从对具体各领域工作的部署上,一些细节也值得关注:
现代化产业建设方面,除了排序更加靠前,会议还在此前“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上新增“航天强国”,并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有助于增强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与发展目标中的“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国防实力……大幅跃升”相符合。
科技领域,会议强调“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并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内需领域,会议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强调“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强调未来“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的重要性。同时在民生领域,“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也由第十位升至第九位,与“投资于人”的要求相辅相成。
对外开放方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由第九位升至第五位,与远景目标中新增“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相一致。
农业农村领域,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并新提出要“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望推动农村住房更新。
区域发展层面,会议强调战略协同作用,要“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叠加效应”,并新提出“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
【风险提示】
海外地缘政治风险超出预期。
后续政策推出节奏慢于预期。 机构: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笑笑/陈然/方诗超 日期:2025-10-26
10 月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
【评论】
学习会议精神,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从总体方向上看,未来五年可能是:
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五年。二十大会议曾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此前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以及此后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并未提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本次会议继续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表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提升。
对外部形势认识更加深刻的五年。对于“十五五”时期的外部环境,会议认为“我国的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并指出“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一表述与二十大会议保持一致。对比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表述,我们认为本次会议对外部形势的判断更加严峻。
更加注重安全的五年。在对外部形势严峻性认识更加深刻的基础上,本次会议在未来五年目标中新增“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同时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由“十四五”时期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拓展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表明对“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的重视程度提升。
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的五年。
(1)在具体各领域工作的部署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由此前第二的位置提至科技创新之前,这一方面与前文“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相呼应,肯定“十四五”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已经取得较大成就,后续或将工作重心更倾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领域;另一方面,在认可科技实力提升的基础上,这可能也意味着后续科技向产业领域辐射、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将加快。
(2)相较此前重要会议的提法,会议罕见将“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提至“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这可能意味着未来产业发展方面,不仅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也将被高度重视, 产业发展的总体效率有望提升,新旧动能的转换或进一步加快。
其次,从对具体各领域工作的部署上,一些细节也值得关注:
现代化产业建设方面,除了排序更加靠前,会议还在此前“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上新增“航天强国”,并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有助于增强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与发展目标中的“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国防实力……大幅跃升”相符合。
科技领域,会议强调“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并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内需领域,会议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强调“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强调未来“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的重要性。同时在民生领域,“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也由第十位升至第九位,与“投资于人”的要求相辅相成。
对外开放方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由第九位升至第五位,与远景目标中新增“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相一致。
农业农村领域,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并新提出要“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望推动农村住房更新。
区域发展层面,会议强调战略协同作用,要“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叠加效应”,并新提出“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
【风险提示】
海外地缘政治风险超出预期。
后续政策推出节奏慢于预期。 机构: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笑笑/陈然/方诗超 日期:2025-10-2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