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学习体会:十五五规划 新展望新征程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0-27 09:43:44 评论:0
  事件: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 年10月20 日至23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内容要点:

      我国外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未变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肯定了十四五时期取得的成绩,“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

      外部形势方面,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延续了党的二十大的表述。虽然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基于此,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要“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目标定调强调高质量发展,更重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发展目标方面,本次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表述为“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表明“十五五”的目标定调更强调高质量发展,以及更重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

      2035 远景目标规划延续了“十四五”提及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之前的“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的基础上新增“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产业和科技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十四五”公报中,科技创新位于第一位,而“十五五”公报中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由第二位调整至第一位,强调重视点由科技创新进一步向产业创新、产业成果转变。会议强调“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此外,会议延续了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较“十四五”新增了“航天强国”,表明对于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视,同时也明确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方向。

      科技创新领域,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 “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目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关键阶段,加强“原始创新”有助于我国在这轮变革期建立先行优势。

      扩大内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扩大内需方面,本次全会指出“坚持惠民生和促销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而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的表述是“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表明我国将更加注重市场供需关系的调节,我们预计后续在民生领域的资源投入力度将有所加大。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我们发现对外开放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十二项重要部署中位置顺序为第九位,本次公报中调整至第五位,表明其重要性有所提升。

      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全会明确“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虽然面对关税压力及不确定性,近期9 月份我国对欧盟、东盟、拉美、非洲出口增速均为双位数,保持较快增长。

      风险提示:

      政策支持力度及效果不及预期;

      大国博弈过程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超/戴梓涵 日期:2025-10-2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