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米科技(688696)显示需求多元化,智能微投方兴未艾
极米科技(688696)
核心观点
首次覆盖极米科技:1)极米是智能微投龙头,目前业务涵盖智能微投、办公投影、汽车投影。2)智能微投是顺周期消费品,可选属性强。公司2021年上市前后,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中,公司业绩高歌猛进。2022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性价比需求明显提升,期间DLP智能微投受到低价低质的单LCD智能微投市场冲击明显,这也导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3)公司继续深挖投影技术优势,2024年成立车载事业部,车载投影将是重要新业务。投影仪方面,公司加强了办公投影仪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4)我们预计公司开始呈现出改善的趋势。从股价表现看,2024年9月国补效果开始体现,极米股价从底部开始反转。由于智能微投受益于国补,极米24Q4实现业绩拐点,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367%;25H1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2062%;毛利率达33.3%,同比+4.2pct。
家庭显示需求多元化,投影占比提升:1)极米等科技企业开拓了针对家庭娱乐的智能微投市场,并在全球领先。公司自2018年以来连续7年保持中国投影设备出货量第一名地位。2)家庭显示需求多元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电视观看需求,对于家庭影院、教育、办公、健身等多元化需求开始体现。投影相比电视的特点不再是大尺寸观影、具备性价比,而是强调护眼、可移动、氛围感。家庭投影产品主要是智能微投,也包括激光电视。3)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投影行业近年来需求承压,销量虽有所增长,但产品均价下降导致规模收缩,2024年市场规模/销量分别为142亿元/523万台,分别同比-6.6%/+18.2%,消费级/工程级/座舱投影市场规模分别占比68.3%/27.3%/4.4%。2022年以来低价低质的单LCD投影一度靠低价冲击市场,对DLP形成明显负面影响,导致2021~2024年中国投影行业市场规模CAGR为-13.8%。4)经过激烈竞争,市场参与者减少,单LCD产品效果较差,也开始减少。2025年以来,行业需求表现仍然疲软,但价格端开始回升,2月以来均同比上涨,25H1中国线上(除新兴电商)均价同比+3.1%。
中国品牌智能微投全球优势明显:1)海外投影市场主要是商业、教育领域,这一市场以传统的外资品牌为主,如爱普生。2024年,全球投影行业市场规模为532亿元,其中消费级/工程级/座舱投影分别占比60.2%/38.7%/1.1%。目前,极米也开始进入商业、教育市场。2)海外家庭投影市场不发达,之前没有针对性的产品。中国发展的智能微投的智能化方面更适合家庭使用。在中国品牌教育下,海外智能微投渗透率开始提升。2024年全球投影行业销量同比+15.6%,海外同比+14.6%。3)2024年,极米外销实现收入10.9亿元,同比+18.9%,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已达到33%。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包括日本、欧洲、北美、澳洲等。公司阿拉丁系列一度是日本市场的爆款。针对欧美市场,公司推出搭载Google认证&TV系统的产品,公司甚至已进入美国中高端消费线下渠道Best Buy、Sam's Club。
光学解决方案应用场景拓展,车载投影业务快速突破:公司自2024年成立车载事业部,主要布局智能座舱(车内投影及幕布解决方案)、智能大灯零部件产品(汽车大灯中光学模组),已获得多个车载业务定点。截至2025H1,公司部分车载产品已交付上车,问界M8、问界M9、尊界S800、享界S9等多款车型已搭载公司车内后排投影产品。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3/4.7亿元,2024–2027年CAGR达58.1%;对应EPS为3.28/4.76/6.78元。当前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PE为47.8倍,公司股价对应PE为32.3倍,相对较低。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零部件供应的风险;技术研发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