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军工行业点评:国防实力重要性升级,陆海空天全域加速
事件: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两岸关系或将战略推进:相较“十四五”时期“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十五五”强调“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首次将“统一大业”单独列项,标志着对台政策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优先级和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该表述同时强化了推进统一的现实紧迫性,我们认为,“十五五”期间两岸关系或将得到实质性的战略推进。
国防实力重要性升级,重点领域安全建设持续深化。“十四五”目标中明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侧重于制度构建和能力起步。“十五五”目标增加“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并在2035年远景中将国防实力与经济、科技、综合国力等并列提出,标志着安全议题从单项能力建设升级为系统性工程,要求国防建设更深层次融入国家发展全局,国防实力重要性再度升级。在具体实践路径上:“十四五”建议着重“加强国际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侧重基础层面的能力铺设;“十五五”则进一步明确“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和“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强调体系现代化的同时,聚焦关键领域的强链补链。
装备建设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追求质量效能。对比两个时期,我们认为“十五五”的装备发展将呈现以下特征:
技术方向:“十五五”将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我们认为装备建设的重心转向智能化发展,即通过技术创新和体系优化提升作战效能,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关键驱动力。
列装节奏:“十四五”时期要求“全面加强练兵备战”,侧重于训练和能力积累;而“十五五”将表述升级为“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体现了建军百年目标的急迫性和对目标实现的坚定决心。装备发展需与实战需求紧密联动,装备迭代和列装有望加速。
发展领域:十四五表述“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十五五”简化为“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将装备发展的核心聚焦于战斗力提升,目标导向更加清晰明确。我们认为,“十五五”资源将向能快速形成体系化作战能力的关键装备倾斜,例如新一代战机、远程低成本精确打击装备、无人/反无人装备等。
新兴产业转化为新兴支柱产业,陆海空天布局全域加速。“十五五”建议延续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强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新兴支柱产业,政策着力点精准覆盖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深海科技三大战略新兴领域,构成覆盖陆海空天的立体产业布局。这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这些领域与国防军工体系具有天然的技术同源性,产业链与军工高度重合,为相关公司开拓军转民第二成长曲线创造条件。
《建议》首次提出航天强国,产业发展方向更加具体明确,战略引领作用凸显。未来商业卫星产业将真正迎来需求侧与供给侧双向发力的时代,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低空经济已逐步跨越技术验证阶段,进入应用生态构建的关键时期。随着低空飞行管制政策优化、通用机场网络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规模化应用场景如无人机物流、空中游览、城市空中交通(UAM)等有望在“十五五”期间加速落地,或将带动飞行器研发、空管系统、运维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快速增长。
《建议》提出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坚定维护海洋权益和安全等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此前,深海科技首次已写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标志着海洋强国战略进入新阶段,新技术新应用有望持续涌现。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发展空间巨大。
投资建议:掘金“十五五”,聚焦新装备、军贸和新质领域。装备需求强劲:
在军费持续较快增长的背景下,“十五五”装备采购预期积极,订单端牵引有望于Q4下旬启动。同时聚焦2027年建军百年重要节点,新一代主战装备交付提速叠加新质战斗力需求跃升,行业高景气有望延续。改革进程可期:军工集团有望进一步提升资产证券化率和产业链协同,资产注入预期和精细化管理能力大幅增强。增量市场锦上添花:军贸迎来“Deepseek”时刻,全球市占率快速提升的同时将带动装备整体需求“量&价”齐升;民用能力外延至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和深海科技等战略新兴领域。
建议关注:
军贸领域:中航沈飞、航天南湖、国睿科技、航天彩虹、中航成飞;
商业航天+低空+深海科技:中国卫星、航天电子、四川九洲、中科海讯;
弹产业链:航天电器、菲利华、理工导航、复旦微电、长盈通;
军机/航发产业链:北摩高科、智明达、紫光国微、钢研高纳、华秦科技。
风险提示:改革不及预期、军审定价、下游订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的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