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顶层设计加码人工智能,特斯拉量产计划改变
报告要点:
周度行情回顾
2025年10月19日至10月24日,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4.51%,相较沪深300指数跑赢1.27pct;年初至今累计涨跌幅来看,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上涨72.91%,相较沪深300指数跑赢50.91pct。A股人形机器人指数(iFinD概念)相关个股中,大洋电机周涨幅最大(+29.09%),恒辉安防周跌幅最大(-13.39%)。
周度热点回顾
政策端,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暨应用推广中心揭牌仪式在杭州市举行;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持续加强“十五五”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体系化部署。
产品技术迭代方面,均普智能与智元机器人共同建设的宁波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启用;智元机器人与安踏、小鹭智能正式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京东物流宣布,未来5年要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马斯克在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宣布,原计划于2025年实现5000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量产目标搁置,量产时间推迟至2026年底。
投融资方面,乐聚机器人官宣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强化核心技术研发、深化产业链布局、完善产业场景应用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迈向大规模量产与多元化场景应用的新阶段。重点公司方面,英洛华磁材产品已有向下游人形机器人用电机客户送样和小批量试制;胜宏科技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PCB产品已进入生产销售阶段;宏昌科技投资的良质关节已与宇树等人形机器人公司建立较好合作关系;泰和新材正在布局机器人领域用芳纶材料;沃尔核材动力线、编码线等可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目前部分客户正在试用和测试中。
周观点
马斯克在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宣布,原计划于2025年实现5000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量产目标搁置,量产时间推迟至2026年底。马斯克在电话会上公布了最新路线图:2026年一季度(预计2—3月)将发布第三代Optimus,这款新品被描述为“形似人类套上机器人外壳”,真实度足以让人“想戳一下验证”。与此同时,年产百万台的生产线正在加速建设,计划于2026年底正式启动生产。我们认为具身智能短期落地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但是长期趋势不改,建议关注五洲新春、均胜电子、三花智控。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发展不及预期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行业内竞争加剧风险;零部件降本进程不及预期风险;应用场景不及预期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