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周报:9月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长12.7%,民航新航季启动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0-27 15:54:44 评论:0

  投资要点:

  行业动态跟踪

  快递物流:

  1)国家邮政局公布9月快递行业数据,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2.7%。2025年9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68.8亿件,同比增长12.7%,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273.7亿元,同比增长7.2%;9月行业有效满足节假日、毕业季、开学季等消费需求,深化与文旅体育协同发展,提升农村消费服务广度与深度,市场规模稳步扩大。2025年1-9月我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450.8亿件,同比增长17.2%;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15万亿元,同比增长6.5%,网购市场持续增长支撑快递市场规模扩张。1-9月,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71.1%/19.6%/9.3%,同比-1.5/+1.0/+0.5pcts,行业向中西部拓展趋势有所延续;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6.9,较1—8月基本持平。

  2)京东物流加码无人化物流设备,规模化采购或驱动供应链降本增效。根据京东黑板报公众号,2025年10月24日,京东物流宣布,未来5年公司将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京东物流机器人、无人车和无人机的规模化、智能化应用,或将构建京东超级供应链的强大底座,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同时提供降本增效科技方案,并持续优化全球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航运船舶港口:

  1)美对俄油制裁升级叠加印度减少俄油进口,或将利好VLCC市场:2025年10月24日,美国对俄两大石油生产商Rosneft和Lukoil实施升级制裁,涉及约300万桶/日的石油出口量,占俄产量55%。印度最大进口商信实工业已宣布将遵守制裁—该公司购买了印度每日170-180万桶俄油进口量中的近一半。印度国有炼油厂亦正审查贸易文件,确认供应不直接来自两公司。预计印度将转向美国或中东寻求进口替代,这将重塑长途需求模式,增加合规油运需求,或将利好VLCC市场。

  2)中美马来经贸磋商开始,若双方达成贸易协议,或将利好散油市场:经中美双方商定,双方新一轮经贸磋商于10月24日至27日在马来西亚举行。中国商务部在24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表示,前四轮经贸磋商充分证明中美可以找到解决彼此关切的办法。在中美双方领导或在10月底APEC会议期间会晤的背景下,若中美贸易协议能很快达成,中美双方有望恢复粮食与原油贸易,或利好散运和油运市场。

  3)本周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上涨:SCFI综合运价指数较上周环比上涨7.1%,至1403点。其中,上海-欧洲/地中海运价分别环比变化+8.8%/+9.4%;上海-美西/美东运价分别环比变化+11.2%/+6.3%;上海-东南亚运价环比上涨3.8%。

  4)本周原油轮运价上涨:BDTI指数较上周环比上涨5.16%,至1229点。VLCCTCE环比下降1.9%,其中中东/西非/美湾-中国TCE分别环比变化-7.4%/-5.3%/+7.9%;Suezmax TCE环比上涨1.8%;Aframax TCE环比上涨19.7%。

  5)本周成品油轮运价上涨:BCTI指数较上周环比上涨7.6%,至590点。LR1中东-日本环比上涨15.8%;MR-太平洋/新加坡-澳洲/大西洋分别环比变化+2.0%/-0.7%/-11.6%。

  6)本周散货船大船运价上涨:BDI指数较上周环比上涨1.1%,至2079点。其中,BCI/BPI/BSI分别环比变化+1.1%/+3.3%/-0.8%。

  7)本周新造船价指数下降:新造船船价指数较上周环比下降0.30点,为185.03点。油轮/散货船/干货船/气体船船价指数较上周环比变化持平/持平/-0.49点/-0.39点;当月集装箱船价指数较上月环比下降0.54点。

  航空机场:

  1)空中客车在中国天津启用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空中客车在中国天津启用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这是继2023年4月空中客车首席执行官傅里与天津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以来的重要里程碑。全新设施预计将于2026年初全面投入运营,目前总装首架飞机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空中客车天津总装线于2008年投入运营,是空中客车在欧洲以外的首条民用飞机生产线。截至目前,这座设施已经总装并交付780余架A320系列飞机,成为中欧合作的成功典范。

  2)民航冬春航季将启动,国际航班量同期增长10.8%。据中国民航局,全国民航将于2025年10月26日至2026年3月28日执行2025/26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目前航班换季工作已准备就绪。新航季共有210家国内外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客货运航班11.95万班,比去年同期增长1.3%,整体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内航班方面,59家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国内航班9.8万班,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国际航班方面,191家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国际航班21427班,比去年同期增长10.8%,通航83个国家。

  3)前三季度民航运输生产保持稳步增长。据民航局了解到,2025年前三季度,民航安全运行态势总体平稳,运输生产保持稳步增长。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为1220.3亿吨公里、5.8亿人次、739.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3%、5.2%和14.0%。共保障各类飞行488万班,日均1.8万班,日均同比增长5%;航班正常率为89.7%,同比增长5.2个百分点。

  4)国庆中秋假期国内长线旅行高品质特征明显。据民航资源网,2024年,中国航空市场实现全面复苏,旅客运输量较2019年峰值净增7000万人次。此次复苏的增长动力源自结构性变化:三线及以下城市关联的航线贡献了约45%的增量旅客。

  行业变化呈现增长引擎下沉与需求激增的趋势:(1)下沉市场引领增长,2011年以来,三线及以下中小城市的航空旅客量年化复合增长率持续领先,增速区间集中在9.8%至12.2%,远超一二线城市;(2)低密度航线市场活力迸发,占据全部航线数量的94.4%,反映中小城市航空连通性需求的快速提升。然而,当前运力与需求存在错配。在需求旺盛的100-140座级市场中,大型窄体机仍占主导,但其座位供给相对过剩,导致航司载运率偏低。未来新一代窄体飞机将更好地助力航空公司进行差异化竞争,提升低客流航空市场的整体盈利能力。

  区域市场上,2025年,航空市场呈现“西北热”现象,新疆表现尤为突出。与此同时,湖北、江西、云南市场的航线网络也发生结构性变化,带来新的增长点。香港与内地城市间的航空连接进一步加密。

  公路铁路:

  1)10月13日—10月19日全国物流保通保畅有序运行。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10月13日—10月19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其中:国家铁路运输货物8032.4万吨,环比增长2.33%;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5811.8万辆,环比增长24.72%。

  2)赣粤高速:全资子公司与时代骐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月21日,赣粤高速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西赣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为双方战略合作的框架性协议,不构成对双方有任何法律约束力的要求或义务,后续具体合作由双方或其指定的关联方签订具体项目的合作合同。双方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共享信息,共同开拓包括但不限于江西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换电重卡市场,在换电基础设施投资运营领域开展合作,为客户提供快速电池更换服务。

  二、核心观点

  快递:当前电商快递行业需求坚韧,自上而下的“反内卷”带动快递价格上涨,释放企业盈利弹性,电商快递中长期迎来良性竞争机会;顺丰、京东物流有望受益顺周期回暖以及持续降本,业绩弹性相对更大,业绩与估值存在双升空间。建议关注:

  1)圆通速递:份额显著增长,网络健康,智能化领先优势或二次打开;2)申通快递:产能与服务双升,加盟商体系改善,阿里潜在行权;3)中通快递:行业长期龙头,经营稳定,分红回购创造股东回报;4)顺丰控股:需求坚韧增长,成本管控持续深化,经营潜力持续释放,在资本开支下行期股东回报不断提升。

  航运:1、看好原油运输受益于OPEC+增产周期与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基本面向好,中东地缘不确定性或增强VLCC运价弹性。随着OPEC+增产持续加速,预计2025年Q4油运市场景气度或有明显提升,建议关注招商轮船、中远海能、招商南油;2、看好亚洲内集运需求中长期成长性,全球供应链多元化是核心,美国关税刺激是催化剂。同时,集运小船运力青黄不接,有限新船难以满足存量替代和需求增量,市场景气度有望持续。建议关注海丰国际、中谷物流、锦江航运。3、看好散运市场复苏,环保法规对老旧船队运营的限制推动有效运力持续出清,叠加2025年底西芒杜铁矿投产与未来美联储降息后期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的催化,预计散运市场将持续复苏。建议关注招商轮船、海通发展、海航科技、国航远洋。

  船舶:船舶绿色更新大周期尚在前期,航运景气+绿色更新进度是需求核心驱动。2024年10月以来,受航运市场低迷、地缘事件冲击和环保法规待定等因素影响,新造船订单较弱,导致新造船价持续调整。造船产能在经过十余年行业低谷出清后,持续紧张。即便订单同比下滑,船厂订单仍饱满。展望后市,制约新造船市场活动的三重因素有望缓解或向好:油散市场景气度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提升、全球脱碳法规有望在2025年10月正式立法、地缘事件影响或在下半年有所缓和。同时,造船企业预计将进入利润兑现期。建议关注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国动力。

  航空:展望后市,Q3业绩有望成为长期行情启动信号。当前,需求增速虽平稳但可持续、存量供给与增量供给双紧、油汇对成本端改善、“反内卷”成为行业共识等均形成明确趋势,建议提前布局。建议关注华夏航空、中国国航、中国东航、海航控股。

  供应链物流:1、深圳国际:华南物流园转型升级提供业绩弹性,高分红下有望迎来价值重估。2、快运格局向好,行业竞争放缓,行业具备顺周期弹性,建议关注:1)德邦股份:精细化管理及京东导流催化下盈利具备较强确定性;2)安能物流:战略转型及加盟商生态优化下公司盈利改善明显,规模效应释放下单位毛利有望持续提升。3、化工物流:市场空间较大,行业准入壁垒持续趋严,存在整合机会。化工需求改善下,龙头具备较大盈利弹性。关注:1)密尔克卫:物贸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具备较强成长性;2)兴通股份:商业模式清晰,运力持续扩张下业绩确定性较强。

  港口:供应链陆海枢纽,格局趋稳重视红利。港口作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经营模式稳定,现金流强劲。随着行业资本支出增速放缓,建议重点关注板块红利属性和枢纽港成长性,建议关注招商港口、唐山港、青岛港、北部湾港。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滑风险,将会对交运整体需求造成较大影响。2)快递行业价格竞争超出市场预期。3)油价、人力成本持续上升风险。运输、人工成本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主要成本,可能面临油价上升、人工成本大幅攀升的风险。


华源证券 孙延,刘晓宁,王惠武,曾智星,张付哲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