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跟踪周报:脑机接口:“十五五”重点布局,技术持续突破
投资要点
政策频发,规范标准逐步清晰:2025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文要求做好脑机接口等创新医用耗材产品申报赋码工作的公告,这意味着产品一旦获批,就能快速进入医保结算系统,解决了进院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国家药监局发布《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行业标准,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
“十五五”重点布局:2025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我们预计未来相关政策将逐步完善,建立脑机接口相关医疗器械标准,并给予产业更多扶持政策。
市场前景广阔: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将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全球有超过30亿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阿尔茨海默病、脑膜炎、癫痫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等。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61.4亿元。
侵入式:临床案例持续积累。截至2025年9月,在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华山医院等医疗中心,已开展针对脊髓损伤、渐冻症患者的脑机接口植入实验超过30项。国内头部公司阶梯医疗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已进入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受试者良好的术后恢复情况正加快推动其第一代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的注册取证进度,有望于2028年实现产品上市。
非侵入式:多种产品获批注册证,商业化落地加速。2024年底,韶脑科技拿下了上海市首张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二类注册证。截至2025年9月,其设备已进驻全国超20家医院,累计服务患者超3000人次。此外爱朋医疗控股子公司、成都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公司研发产品在心理治疗、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落地应用。非医疗领域,高校研发团队实现使用脑机接口系统对四足机器人、无人机的操控。
非侵入式技术有望突破。目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如何实现更好的信号采集效果,而采集效果主要取决于1)电极,2)芯片,3)算法。近年来,学界持续探索,电极感应精度持续提升,各家纷纷研发高通量芯片和信号提取识别分析算法。非侵入式风险小,成本相对低,若信号采集效果持续提升突破,有望实现快速商业化落地。
投资建议和相关标的:国内政策积极推进,国内外临床和商业化进展加速,看好脑机接口产业。建议关注:创新医疗、诚益通、三博脑科、翔宇医疗、岩山科技、盈趣科技、东微半导、塞力医疗、爱朋医疗、中科信息、南京熊猫、狄耐克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