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一周解一惑:AI拉动先进逻辑及存储需求,半导体设备受益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10-28 07:56:18 评论:0

  本周关注:精智达、精测电子、银龙股份、山推股份、奥来德

  全球半导体设备需求保持增长,先进逻辑及存储技术迭代对设备要求升级。根据SEMI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预计将达125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主要受为支持人工智能应用而进行的先进逻辑和存储端的产能扩张,以及各个主要细分领域市场的工艺迭代影响。根据SEMI报告预测,中国大陆预计将继续领先全球300mm设备支出,2026至2028年间投资总额将达940亿美元。在逻辑不断向更先进制程演绎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拉动对刻蚀、薄膜沉积、键合、涂胶显影设备的需求;HBM兴起带动晶圆减薄、TSV刻蚀填充、晶圆堆叠封装等环节。NAND领域将持续带来沉积设备投入增加(因为需要铺设更多沉积/刻蚀机台来堆叠层数)、高深宽比刻蚀技术以及先进封装/键合设备的需求增长。

  AMD与OpenAI携手AI基建,AI需求推动逻辑、存储市场增长。根据IDC预测,从2020年到2028年,数据中心投资预计从170亿美元增长到453亿美元。据CNBC等媒体报道,OpenAI将在未来数年内部署总计6(GW)的AMDGPU算力。两家公司估计,将1吉瓦的AI算力上线大约需要500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二将用于芯片和支持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根据IDC预测,从2020年到2030年,AI半导体的整体收入增长非常强劲,预计将从82亿美元增长到41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4.4%。根据TrendForce,随着AI从“训练”转向“推理”(如ChatGPT等应用的实时响应),AI推理服务器的部署量将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企业级SSD”需求,而由于三大DRAM原厂持续优先分配先进制程产能给高阶Server DRAM和HBM,排挤PC、Mobile和Consumer应用的产能,同时受各终端产品需求分化影响,第四季旧制程DRAM价格涨幅依旧可观,新世代产品涨势相对温和。随海外厂商产能升级,国内长存及长鑫的产能扩充,也将逐步提升国内存储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

  海外科技产品供应波动,自主可控仍是供应链安全最优解。(1)半导体关键设备获取存在限制。根据美国国会议员的两党联合调查,美国及其盟友的供应链限制仍有漏洞,这使得中国能够购买近400亿美元的尖端芯片制造设备。因此,众议院委员会新提议包括:对向中国出售的芯片制造工具实施更广泛的禁令,而不是仅仅针对特定的中国芯片制造商实施更狭隘的禁令,并建议盟友之间加强协调并扩大限制范围。(2)10月16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演讲中提到:由于美国出口管制,英伟达100%退出了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到了0%。随着后续国内算力基建推进,对国产AI芯片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投资建议:随着中美科技交锋以及AI算力需求持续演绎,建议关注后期催化。刻蚀、沉积、键合设备、CMP设备、用量增加,建议关注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等。国产算力测试机配套方面,关注:长川科技、精智达、华峰测控。量检测设备:量检测设备仍是国产化率较低的环节,关注:精测电子、中科飞测、骄成超声、苏大维格;离子注入设备:万业企业、华海清科。

  风险提示:下游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国产化率提升不及预期,技术突破不及预期风险。


民生证券 李哲,周晓萌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