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白酒上市公司业绩点评:增长停滞、分化显现、韧性仍存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中端以上产品供需失衡,20家A股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出现201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但毛利率整体变化小,体现了上市公司良好的价格把控和成本控制能力。贵州茅台、五粮液和山西汾酒作为三大香型的代表性企业,收入增幅在行业内领先,其余企业销售端所面临压力相对较大,行业下行期间“头部集中”、行业分化的现象有所显现。现阶段中端以上白酒的社会库存仍有待进一步出清,短期内白酒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仍面临下行压力;长期看,白酒行业整体将呈现一定的收缩态势,但产品结构优化、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仍有望延续,现有上市公司有望借助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调整产品结构、进行中长期发展规划,从而保持更强的发展韧性,以抵御行业收缩和周期性波动带来的风险。
经历十年的持续增长后,受行业自身运行节奏和政策冲击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中端以上产品供需失衡,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和营业利润首次出现同比下降;毛利率整体变化小,体现了上市公司良好的价格把控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2025年1-6月,白酒行业20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415.08亿元、营业利润1297.7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86%和1.09%。在经历2015-2023年的高速增长后,白酒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自2024年起增速明显下行,并于2025年上半年出现负增长。考虑到贵州茅台经营业绩与其他企业存在差异且其经营数据在行业中所占权重高,若剔除贵州茅台,19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合计1504.14亿元,营业利润合计670.0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07%和9.02%,下降的趋势更加清晰。从毛利率情况看,贵州茅台的毛利率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至91.46%;在收入有所下降、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其余19家上市公司毛利率算术平均值为66.51%,同比仅下降1.73个百分点,体现了良好的价格把控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出现负增长,既是政策冲击的结果,也有行业自身运行规律的因素。一方面,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于2025年5月发布,且部分区域在政策执行中出现扩大化倾向,伤及大众消费场景,对二季度白酒消费冲击很大。另一方面,经过2015-2024年持续的中高速增长,白酒行业高端、次高端和中端产品1(上市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的供应能力对当前市场需求已形成较充分的覆盖,加之社会库存(经销商、终端门店库存,消费者、投资者囤酒)已积累至临界值,供求关系的变化已不再支持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的高速增长,相关政策出台之前,一季度白酒上市公司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已大幅降低(营业总收入增速由上年同期的14.09%降低至2.06%)。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