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资本市场聚焦(九)-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力度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于10月27日在北京召开,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开幕式上做了名为《发挥投融资综合改革牵引作用推动“十五五”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我们就演讲核心内容做以下解读。
“十四五”收官之年,锚定“变局”与“新机”的双重坐标。当前既有外部格局之变,国际资本在风险再定价中更趋稳健均衡配置,“分散投资”成为全球共识,今年前9个月新兴市场吸引国际资金超1500亿美元,A股、港股等成为全球配置的重要选项;也有内部发展之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投入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的特征也对“耐心资本”和融资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收官和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投融资综合改革的发展路径,对“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多措并举提升市场包容性和吸引力。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是吴清主席在演讲中的两大发展方向之一,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夯实市场稳定内在基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才可以系统性打通“融资端-投资端-市场端”的良性循环,持续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1)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现阶段我国已形成主板重“稳”、科创板重“硬科技”、创业板重“成长”、北交所重“中小”、四板重“培育”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此前科创板“1+6”政策落地,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改革效应加快显现。此次会议对板块改革明确了两条路径,一是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二是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我们认为,改革路径的深化推进,将进一步强化各板块的差异化定位与协同效应,显著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与适配性,进而推动形成“培育-成长-成熟”的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链条,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更精准的资本动能。
2)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努力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此前公募基金改革落地,通过优化考核机制、丰富长期产品谱系、三阶段费改等,推动资金投向与企业成长周期深度匹配;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持续拓宽,股权投资比例限制进一步放宽,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注入“耐心资本”。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全面落实长周期考核,减少短期业绩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干扰,打通“资金供给-市场承接-价值回报”的良性循环,最终构建起“资金有耐心、市场有韧性、企业有活力”的长效生态。
3)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此前科创板、创业板已试点再融资“小额快速”机制,简化审批流程、缩短融资周期;并购重组领域在“并购十六条”的指引下,以“并联审核”等举措支持企业跨行业、跨区域整合。此次会议提出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一次性获批、分期发行,灵活匹配资金需求。我们认为,通过简化流程、优化节奏,让融资从“监管主导”转向“企业主导”,既提升了再融资效率,又能精准匹配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资金需求,助力企业把握发展机遇,强链补链,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4)优化QFII机制,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QFII机制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连接全球资本的核心通道,历经多轮改革后,投资范围从股票、债券拓展至衍生品、公募基金等多领域。证监会亦于会议后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在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其中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当日即已落地。我们认为,新规将进一步提升QFII机制的包容性和便利性,既为境外长期资本提供更广阔的配置空间,引导外资“真投、长投、稳投”中国优质资产,也通过外资参与推动资本市场规则与国际接轨,强化我国资本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最终实现“制度开放-资本流入-市场成熟-实体受益”的良性循环,为金融强国建设注入开放动能。
发布中小投资者保护指导意见,增强投资者获得感与安全感。除了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外,大力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是另一发展重点。早前严监严管的基调已持续筑牢市场底线,通过“零容忍”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市场公平交易环境逐步优化。证监会于会议当日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是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领域的一部综合性政策文件,共在8个方面提出了23项具体措施,我们认为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投资者保护进入“全链条、系统化、法治化”新阶段,将显著提升中小投资者的获得感与安全感,既通过“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惩戒”的全链条治理筑牢市场信任基石,也能引导各类资金“愿意来、留得住”,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与金融强国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前期严监严管的背景下,未来投融资综合改革将成为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流投资银行建设的有效性和方向性不改,建议把握并购重组、财富管理转型、创新牌照展业和ROE提升在内的逻辑主线,个股建议关注资本实力雄厚且业务经营稳健的大型券商配置机遇。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大幅波动影响股票交投活跃度,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拖累市场景气度,宏观环境下行影响市场基本面,政策落地力度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