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观治理逻辑变化系列(一):联储独立性受损如何改变宏观叙事?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10-29 16:52:14 评论:0
  8 月底特朗普提出解雇联储理事库克以来,对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快速升温,金价上升斜率明显加大。本次上任以来,特朗普对联储政策和人事的干预力度、频率、及渠道都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美联储独立性是美元估值非常重要的“锚”,而市场已经开始定价美元公信力结构性下降——今年金价、数字货币、核心股权资产等估值区间明显上移即是例证。本文系统性复盘联储独立性的法律基础及历史演变,推演白宫对联储强势干预的潜在影响。

      1. 来之不易的独立性——联储和联储理事的独立性在哪些方面受到保护美联储独立性的形成是历经长期制度博弈与历史考验的结果。1913 年设立的美联储经历了大萧条、二战及1970 年代大通胀等考验,才逐步确立当前的独立地位。其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四大维度:①组织架构与人事任命独立;②决策程序独立;③政策工具独立;④职能履行不受专业外因素干扰。

      2. 复盘历次白宫对联储政策的干预

      尽管制度设计层面致力于隔离政治压力,但历史上白宫与美联储的政策立场仍多次出现“张力”,但多数时期总统干预以私下会晤为主要形式,维持了表面的“制度礼节”。总统对美联储政策的干预多集中于两大场景:①财政扩张周期,②大选前夕且经济基本面不稳。典型案例包括:约翰逊政府(1965)、尼克松政府(1971-72)、里根政府(1981-82)、老布什政府(1991-92),以及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2019)。

      历史上,美联储政策被过度干预会显著推升通胀“脱锚”风险,联储维持独立性虽然可能带来短期阵痛,但长期更利于市场预期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3. 特朗普2.0 时期联储独立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朗普此轮对美联储的干预是近80 年来对联储独立性更直接、系统的挑战,且部分举措踏入“灰色地带”;表现为三大突破:①公开批评强度创历史之最,打破了总统对联储“私下沟通、公开尊重”的惯例;②特朗普以库克就任前“涉嫌房贷欺诈”为由主张罢免,在法律层面存在一定的争议;③理事提名引发角色冲突,理事库格勒意外提前退休后,特朗普提名米兰(StephenMiran)接任,但米兰未辞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职务,突破了联储决策与白宫立场间的“防火墙”,挑战联储独立性底线。

      4. 联储独立性削弱的宏观影响

      若联储独立性被削弱,不仅可能影响利率决策,也可能延伸至联储其他流动性工具的启用、金融稳定机制的维护及跨监管机构的政策协同等政策范畴。

      历史上,美联储独立性被削弱的宏观影响包括:①短期名义利率被压低,真实利率下降甚至转入负区间;②美元承压;③通胀预期稳定性受损。若货币条件过于宽松,虽然短期促进经济“繁荣”、推升资产价格,但假以时日,可能最终催生通胀和/或资产价格泡沫,为宏观环境和金融系统的稳定埋下隐患。

      近期,美国增长再度加速+财政宽松即将上马的环境下,联储指引多次降息将压低真实利率。中长期,美国财政可持续性下降,银行去监管、美元稳定币快速扩容、及潜在的国债利率“管理”均可能引发美元超发,继续松动美元的估值“锚”。若白宫对联储持续干预,未来3-5 年美元指数的下行幅度或将进一步扩大,通胀之外,需关注美元走弱对全球资产定价的传导。此外,疫情后中国外通胀中枢上移、财政可持续性下降,埋下海外央行独立性下降的长期隐忧,值得关注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易峘/王子琳/胡李鹏 日期:2025-10-2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