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建议”解读: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10-29 22:46:40
评论:0
投资要点:
10 月28 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正式发布,就国内外经济形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从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振消费和有效投资内需、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等方面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方案,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
产业体系及新质生产力建设: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议》指出当前“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十五五”时期,外部贸易秩序受到挑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同时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注重科技人才培养;通过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由此,“十五五”时期我国方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在全球前沿科技竞争中获取更大的主动权。
提振消费和有效投资内需:大力提振消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投资效益。当前阶段,我国居民耐用品消费动能持续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服务消费则一定程度受时空限制,《建议》对上述两方面均有针对性意见。提出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通过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增加政府资金用于民生保障支出等方式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服务消费方面,《建议》指出要“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落实带薪错峰休假”,为居民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场景和更优质的供给促进消费进一步发展。有效投资方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加速化解阶段,要“加强政府投资全过程管理”,“优化政府投资结构”,“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投资方向和重点”,如此方能“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投资效益”,预计未来地方政府低效投资杠杆将持续加速化解,换取中央财政更大扩张空间用于“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和“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对消费和有效投资内需针对性提质扩容,才能“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宏观政策: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2026年初实施一次性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建议》指出要“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货币方面,要求“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日前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及,央行将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并将于2026 年初实施一次性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前者的再度启用能更好地提供流动性,并为我国带来更为宽松的利率环境;后者则可以通过减轻居民债务负担、有效调降居民部门宏观杠杆率的方式加速推动房地产市场尽早企稳(可参考我们前期报告《中美日房地产周期与居民债务周期比较》,2025.8.17)。同时,央行也将继续维持人民币币值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财政方面,要“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当前我国总体宏观杠杆率水平受前期地方隐性债务杠杆影响而偏高。未来财政进一步扩张刺激消费和有效投资内需的过程中,通过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加速化解地方隐债,中央财政将腾挪出更大的扩张空间、承担更大的比例,“加快构建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扩张力度、货币政策宽松幅度不及预期风险。 机构: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秦泰/周欣然 日期:2025-10-29
10 月28 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正式发布,就国内外经济形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从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振消费和有效投资内需、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等方面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方案,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
产业体系及新质生产力建设: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议》指出当前“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十五五”时期,外部贸易秩序受到挑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同时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注重科技人才培养;通过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由此,“十五五”时期我国方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在全球前沿科技竞争中获取更大的主动权。
提振消费和有效投资内需:大力提振消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投资效益。当前阶段,我国居民耐用品消费动能持续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服务消费则一定程度受时空限制,《建议》对上述两方面均有针对性意见。提出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通过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增加政府资金用于民生保障支出等方式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服务消费方面,《建议》指出要“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落实带薪错峰休假”,为居民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场景和更优质的供给促进消费进一步发展。有效投资方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加速化解阶段,要“加强政府投资全过程管理”,“优化政府投资结构”,“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投资方向和重点”,如此方能“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投资效益”,预计未来地方政府低效投资杠杆将持续加速化解,换取中央财政更大扩张空间用于“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和“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对消费和有效投资内需针对性提质扩容,才能“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宏观政策: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2026年初实施一次性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建议》指出要“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货币方面,要求“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日前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金融街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时提及,央行将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并将于2026 年初实施一次性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前者的再度启用能更好地提供流动性,并为我国带来更为宽松的利率环境;后者则可以通过减轻居民债务负担、有效调降居民部门宏观杠杆率的方式加速推动房地产市场尽早企稳(可参考我们前期报告《中美日房地产周期与居民债务周期比较》,2025.8.17)。同时,央行也将继续维持人民币币值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财政方面,要“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当前我国总体宏观杠杆率水平受前期地方隐性债务杠杆影响而偏高。未来财政进一步扩张刺激消费和有效投资内需的过程中,通过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加速化解地方隐债,中央财政将腾挪出更大的扩张空间、承担更大的比例,“加快构建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
风险提示:财政政策扩张力度、货币政策宽松幅度不及预期风险。 机构: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秦泰/周欣然 日期:2025-10-2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