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题:新型电力系统助力零碳园区建设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0-31 11:06:28 评论:0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已进入实现碳达峰目标、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期,虽然过去五年“双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新能源消纳压力增大、高耗能行业深度降碳困难、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推广应用受限等挑战,亟待通过政策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实现“破局”。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承载,是能源活动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江苏现有158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创造了全省50%经济总量、60%固定资产投资、70%规上工业增加值、80%实际使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1,同时产生50%的能耗和碳排放。开展零碳园区建设,通过在规则、管理、标准等方面推进制度型开放,推进绿色能源供应溯源和全流程碳足迹管理,有助于提升江苏产业绿色竞争力。

  1.2研究意义

  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和趋势。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能源消耗大省和碳排放大省,园区不仅是工业领域碳排放的关键源头,也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因此零碳园区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通过系统化减碳路径,集中破解高耗能、高排放难题,以规模化减排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提速。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应对气候变化共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推进产业低碳化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所在。构建零碳园区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举措,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的核心载体。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统筹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零碳园区通过微电网和储能系统建设,整合新能源发电设备,实现能源供需的智慧高效对接,这不仅可以降低对传统供能方式的依赖,还能提升区域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推动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零碳园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和新兴绿色产业的培育壮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园区整体产业竞争力。

  应对国际绿色经贸规则的重要举措。绿色低碳是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作为全省先进制造业布局的主要载体,园区亟需主动策应国际形势变化,做好产业低碳、能源降碳、低碳创新等文章,大力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在未来全球市场竞争中破解碳壁垒,提升江苏在全球绿色发展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能源研究会 电力圆桌项目课题组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