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对外开放系列专题研究报告:“十五五”对外开放的三重角色与五条信号 内外联动开放升级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10-31 12:09:50 评论:0
  对外开放在“十五五”时期被赋予三重角色:

      1.从我国内部发展需要来看,开放是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国内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第一,我国开放由“商品与要素流动”转向“制度型开放”,是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体现,既回应全球治理变革需要,也提升自身资源配置效率。第二,国内要素流通的制度性壁垒制约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抓手。第三,开放带来的技术、资本与人才资源,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支撑,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持续动力。

      2.从对国际变局的应对需要来看,开放是把握大势、破浪前行的坚定挟择。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持续攀升,与发达经济体经济实力下降以及右倾下的收缩态势形成鲜明反差。国际力量格局的深度调整为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了重要契机。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在百年变局下维持经济强劲动能与韧性、有效化解外部不利冲击的必然路径。

      3.从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来看,开放是发展自身、造福世界的康庄大道。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30%左右,通过贸易和投资活动,助推全球多国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增加当地税收收入,拉动就业,为全球脱贫事业与民生改善提供中国经验。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助于在市场机遇、技术共享、规则共建、民生改善等方面回应各国的共同期待。

      中央顶层设计围绕对外开放释放出五条信号:

      1.开放在国家战略任务中重要性前移。“开放”从“十四五”时期的第11项任务跃升至“十五五”时期的第5项,凸显其在我国今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强调对内促改革、对外谋共赢的双重定位。对内在于“促改革促发展”,“改革”与“开放”两项任务位次再次相连。对外在于“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贏。

      3.制度型开放在开放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升级。制度型开放从“加快推进”迈入“稳步扩大”新阶段。且其在正文内位置提升,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明确。

      4.以扩大自主开放实现全球规则制度“领跑”。我国将开放作为“先手棋”,不是仅在对等原则下或迫于外界压力才开放,而是立足自身需要、兼顾与世界良性互动需要,以主动姿态实现引领。

      5.“一带一路”是“大合唱”。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强调每个国家皆为主角,合力打造体系共赢。

      “十五五”时期的高水平开放主要涵盖四大要点:

      1.积极扩大自主开放,聚焦服务业与金融开放短板攻坚。其一,国内服务业将更深层次地向国际市场开放,尤其将金融开放水平放到自主开放的重要地位。其二,加快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提高区域和双边贸易投资协定的推进力度和积极性。其三,“十五五”时期海南自贸港将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标准。

      2.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实现货物、服务、数字贸易三大支柱同步提质增效。货物贸易方面,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市场多元化和内外贸一体化。服务贸易方面,鼓励出口,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提升标准化水平。数字贸易方面,强调创新发展,有序扩大开放。同时,更加注重安全。

      3.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外资引进重准营,对外投资强服务强布局。一方面,以“准入又准营”“境内再投资”等要求提升外资效能,推动转向制度型开放;另一方面,以“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为核心,强化全球资源配置与海外服务体系支撑,形成更具引领力和韧性的国际投资网络。

      4.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多元领域合作新空间。第一,同步重视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第二,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与“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第三,协同探索贸易、投资、产业等传统务实合作以及绿色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合作。第四,既要完善投融资体系,也要加强海外利益保护。

      风险提示:对国内政策理解不到位风险;对国外政策理解不到位风险;国际局势变化超预期风险。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章俊/李沁蔓/武赟杰 日期:2025-10-3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