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点评:贯穿基金产品管理运营“锚”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1-01 09:49:12 评论:0
  2025 年5 月7 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来,关于公募基金长期考核、业绩比较基准、管理费模式等政策导向变化的影响,公募行业已经做了相对充分的讨论。

      10 月31 日《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发布,是对《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改革的具体落实。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 业绩比较基准的调整的出发点是“代表性”,业绩比较基准应能够代表基金的投资风格(目标、范围、策略、比例)。

      2. 内控直接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投资经理的业绩比较基准思维势必被强化。相对业绩比较基准偏离达到一定阈值,需提请公司投决会审议。高偏离度配置会被额外关注和记录。

      3. 业绩比较基准在绩效考核和基金评价中权重大幅提高。绩效考核方面,明确“在衡量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时,应当加强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同时,长期跑输基准,投资经理绩效薪酬应明显下降的导向不变。基金评价方面,明确“原则上不得将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业绩比较基准的权益类基金直接进行投资业绩排序或排名”,排名分类可能随着业绩比较基准库的明确,而更加细化。

      4. 业绩比较基准调整:为了更好表征基金投资风格的基准调整,可以不经过持有人大会。

      但若涉及投资范围调整(比如,新增港股投资),则仍需召开持有人大会。

      5. 存量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调整设置了给予1 年的实施过渡期。

      对于业绩比较基准对市场的影响,我们做以下讨论:

      1. 公募投资经理的业绩基准思维强化,总体偏离度可能较之前有所降低。但基于主观判断做合适的偏移,是主动投资经理区别于被动的核心内容。实现超额收益,是获得渠道认可,提升管理规模的基础。不宜过高估计公募基金向业绩比较靠拢的幅度和速度。业绩比较基准新规,对中短期市场风格的影响,可能很有限。

      2. 在市场有机会的阶段,公募基金依然有很强动力合理偏离基准,追求相对收益弹性。

      但一旦市场进入调整阶段,公募基金向业绩比较基助靠拢,锁定累积超额收益的交易,可能会出现一致交易。彼时公募相对低配的方向,可能集中修复相对收益。

      3. 历史经验上,在成长风格占优的阶段,成长风格投资经理容易跑赢基准;在价值风格占优阶段,价值风格投资经理跑赢基准难度较高。中期在A 股投资机会可能不断增加的市场环境中,业绩比较基准和相对收益考核,对投资经理的约束本就相对较小。

      4. 适合主动投资基准的行业类指数基准和适合被动的指数其实“泾渭分明”(适合主动投资的指数,指数成分股数量偏多,个股分化更加明显,指数弹性偏弱),主动产品基准直接受到被动产品规模快速变化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傅静涛/韦春泽/王胜 日期:2025-10-3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