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PMI数据点评:重拾韧性需要“内外兼修”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01 09:50:01
评论:0
事件描述
2025 年10 月31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0 月制造业PMI 回落至49.0%。
事件评论
制造业PMI 低位回落,连续7 个月位于荣枯线下。10 月制造业PMI 回落至49.0%,低于彭博社和路透社49.6%的一致预期。制造业PMI 的偏弱特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从季节性来看,往年10 月制造业PMI 较9 月季节性回落0.2pct,本月回落0.8pct,显著弱于季节性;2)对比历年同期,本月49.0%的绝对值表现为2013 年以来PMI 同期最低;3)月内,代表新兴行业景气的10 月EPMI 数据回升斜率好于季节性,供需双双转好,一度预示着10 月制造业PMI 可能好于季节性;4)大型企业PMI 降至49.9%,也回到收缩区间,反映景气收缩的压力进一步扩散;5)算上本月,制造业PMI 已连续收缩7 个月,追平了2015 年8 月~2016 年2 月的连续收缩月份最长记录,而从宏观政策角度看,当前货币政策的表现比往年PMI 连续收缩时更为稳慎。
供需双双收缩,内外需共同转弱。10 月生产指数回落至49.7%,环比大幅下滑2.2pct,结束连续5 个月的扩张,重回收缩区间。即便9 月备货相对积极,在10 月需求不足的压力下,生产再度转弱。10 月新订单指数回落至48.8%,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至45.9%,均明显转弱。其中,新出口订单也是2013 年以来同期新低。同时,10 月在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均下滑,反映企业扩产、备产的动力偏弱、下个月生产仍有可能继续收缩。
价格数据环比转弱,或拖累PPI 环比。10 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落至52.5%,出厂价格指数回落至47.5%。尤其是出厂价格指数已经连续2 个月收缩。对应到PPI,尽管基数仍有可能带动PPI 同比增速持稳,但预计PPI 环比或有转负风险,量价同步收缩的特征再度显现。
非制造业PMI 回升,但建筑业连续3 个月收缩。10 月非制造业PMI 回升至50.1%,主要是中秋国庆假期带动服务业景气回升至50.2%。同时,部分平台将“双十一”进一步提前或带动快递服务景气走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建筑业PMI 本月下滑至49.1%,连续3个月收缩,为有数据以来第一次连续3 个月收缩。结合高频数据来看,缺项目或是建筑行业景气下滑的主因,实物量向上弹性偏弱。
“内外兼修”才能支撑经济韧性。从10 月PMI 来看,年末经济在量价方面均有下行压力。量的方面,供需共振下行的特征再现。结合高频数据来看,消费受耐用品销售额同比转负影响,出口发运量同比下行压力增大,投资实物量数据低位徘徊,10 月需求侧三驾马车的压力或集中体现。而从PMI 数据来看,弱需求可能使得11 月供需共振下行的趋势延续。价格方面,“反内卷”政策对于价格回升预期的拉动作用,已不敌实物量下降所带来的影响,PPI 环比再现下滑压力或使得经济回归通胀的预期进一步下调。向前看,经济重拾韧性的可能性仍在,但需要“内外兼修”:1)内需方面,当财政增量政策对传统基建和商品消费带动作用放缓,货币政策宽松的必要性增强,至少能从缓释融资压力、更快释放新动能潜力两方面承托经济;2)外需方面,年末仍有需求回升可能,考虑到9 月全球制造业PMI 延续扩张表现、中美贸易关系在元首会晤后趋于和缓,年末外需订单的强度也将决定整体生产的韧性,从而辐射到其他需求。
风险提示
1、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性放大;2、对行业需求的判断可能不够精确。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于博/刘承昊 日期:2025-11-01
2025 年10 月31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0 月制造业PMI 回落至49.0%。
事件评论
制造业PMI 低位回落,连续7 个月位于荣枯线下。10 月制造业PMI 回落至49.0%,低于彭博社和路透社49.6%的一致预期。制造业PMI 的偏弱特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从季节性来看,往年10 月制造业PMI 较9 月季节性回落0.2pct,本月回落0.8pct,显著弱于季节性;2)对比历年同期,本月49.0%的绝对值表现为2013 年以来PMI 同期最低;3)月内,代表新兴行业景气的10 月EPMI 数据回升斜率好于季节性,供需双双转好,一度预示着10 月制造业PMI 可能好于季节性;4)大型企业PMI 降至49.9%,也回到收缩区间,反映景气收缩的压力进一步扩散;5)算上本月,制造业PMI 已连续收缩7 个月,追平了2015 年8 月~2016 年2 月的连续收缩月份最长记录,而从宏观政策角度看,当前货币政策的表现比往年PMI 连续收缩时更为稳慎。
供需双双收缩,内外需共同转弱。10 月生产指数回落至49.7%,环比大幅下滑2.2pct,结束连续5 个月的扩张,重回收缩区间。即便9 月备货相对积极,在10 月需求不足的压力下,生产再度转弱。10 月新订单指数回落至48.8%,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至45.9%,均明显转弱。其中,新出口订单也是2013 年以来同期新低。同时,10 月在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均下滑,反映企业扩产、备产的动力偏弱、下个月生产仍有可能继续收缩。
价格数据环比转弱,或拖累PPI 环比。10 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落至52.5%,出厂价格指数回落至47.5%。尤其是出厂价格指数已经连续2 个月收缩。对应到PPI,尽管基数仍有可能带动PPI 同比增速持稳,但预计PPI 环比或有转负风险,量价同步收缩的特征再度显现。
非制造业PMI 回升,但建筑业连续3 个月收缩。10 月非制造业PMI 回升至50.1%,主要是中秋国庆假期带动服务业景气回升至50.2%。同时,部分平台将“双十一”进一步提前或带动快递服务景气走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建筑业PMI 本月下滑至49.1%,连续3个月收缩,为有数据以来第一次连续3 个月收缩。结合高频数据来看,缺项目或是建筑行业景气下滑的主因,实物量向上弹性偏弱。
“内外兼修”才能支撑经济韧性。从10 月PMI 来看,年末经济在量价方面均有下行压力。量的方面,供需共振下行的特征再现。结合高频数据来看,消费受耐用品销售额同比转负影响,出口发运量同比下行压力增大,投资实物量数据低位徘徊,10 月需求侧三驾马车的压力或集中体现。而从PMI 数据来看,弱需求可能使得11 月供需共振下行的趋势延续。价格方面,“反内卷”政策对于价格回升预期的拉动作用,已不敌实物量下降所带来的影响,PPI 环比再现下滑压力或使得经济回归通胀的预期进一步下调。向前看,经济重拾韧性的可能性仍在,但需要“内外兼修”:1)内需方面,当财政增量政策对传统基建和商品消费带动作用放缓,货币政策宽松的必要性增强,至少能从缓释融资压力、更快释放新动能潜力两方面承托经济;2)外需方面,年末仍有需求回升可能,考虑到9 月全球制造业PMI 延续扩张表现、中美贸易关系在元首会晤后趋于和缓,年末外需订单的强度也将决定整体生产的韧性,从而辐射到其他需求。
风险提示
1、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性放大;2、对行业需求的判断可能不够精确。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于博/刘承昊 日期:2025-11-0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