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业绩总结:整体盈利改善 结构亮点增多
股票资讯
阅读:9
2025-11-01 13:45:20
评论:0
业绩增长:三季度A股盈利增速改善,结构层面亮点突出2025 年前三季度A股公司盈利同比增长5.4%,非金融盈利同比增1.7%。全A/金融/非金融2025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5.4%/9.5%/1.7%,从非金融分解来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6%,利润率有所改善。其中单三季度来看,全A/金融/非金融净利润同比+11.4%/+18.9%/+3.8%,较二季度均明显改善,而且三季度非金融净利润环比为-1.2%,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宏观方面,三季度房地产走弱和关税影响进一步显现,实际上是过去金融周期下行以及逆全球化的集中缩影,企业盈利增长改善有部分低基数和资本市场活跃因素,但是也有企业内生韧性的体现。金融方面,三季度资本市场表现较好且交易活跃,为非银金融贡献可观的业绩增长,其中单三季度证券盈利同比+58.9%,保险盈利同比+68.3%,银行三季度盈利增长2.8%也较之前改善。非金融方面,分板块来看,主板非金融/创业板/科创板三季度盈利同比分别+0.2%/+30.5%/+66.7%。按新老经济划分来看,新老经济分化仍相对较高,单三季度新经济盈利同比进一步提升至12.1%,老经济盈利同比降幅大幅收窄至-2.1%。上中下游盈利增长分别为4.0%/10.3%/-3.1%,其中PPI同比跌幅收窄叠加低基数效应,使得上游盈利同比修复程度显著,中游盈利增长进一步提升,主要受新能源业绩拐点显现以及出口链韧性影响。但下游则主要受房地产以及消费行业影响,而盈利增长较弱。从利润分配情况来看,能源原材料的盈利ttm占比从2022年高点接近40%的水平进一步回落至3Q25 的30.5%。行业层面,盈利改善行业增多,TMT板块、有色金属及部分中游领域表现较好。按照申万二级行业统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0%的行业达48 个(占比37%),为2022 年以来次高(最高的是2023年四季度低基数之下达55 个),显示盈利改善的行业在增多,体现出政策转向带来的效果。具体行业层面的业绩增长特征包括:1)能源原材料板块:“反内卷”政策是能源原材料三季度盈利影响的关键变量,但各行业表现延续分化。有色金属仍受益全球地缘环境变化,叠加去美元化、宽松预期和AI新需求等因素影响下,黄金和铜的价格明显上涨,其余金属部分受益“反内卷”或其它供需因素,三季度工业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盈利同比+45.2%/+58.7%/+78.2%;钢铁、基础化工、建材在低基数叠加“反内卷”政策发挥一定作用,盈利同比+231.1%/+23.3%/+16.4%。煤价、油价延续偏弱,三季度煤炭、石油石化盈利同比-25.2%/-2.5%。2)中游制造板块: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在低基数之下,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52.5%,其中电池板块基本面拐点得到确认,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53.6%,较二季度环比改善;光伏产业链受益于“反内卷”政策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各环节价格普遍企稳,单三季度盈利实现扭亏转盈;机械受益于机器人产业景气度上升以及出口偏强机会,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12.7%,国防军工盈利增长改善仍不明显;电力及公用事业同比增长4.1%,其中火电板块受益于上游煤炭价格下跌,盈利同比增长27.6%。3)消费板块:消费领域由于政策退坡以及需求偏弱等原因,三季度业绩表现不佳。
出海仍然是消费板块重要支持因素,家电在“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减弱的情况下仍实现2.7%的盈利增长,汽车板块中乘用车盈利明显下滑,但汽车零部件受益出海和机器人产业高景气,三季度实现27%的盈利增长。除此之外,消费板块三季报盈利增长明显走弱,商贸零售/轻工制造/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三季度盈利同比分别为-61.3%/-22.7%/-17.8%/-15.2%/-10.0%。医药板块整体盈利仍较弱,中证创新药板块盈利增长10.5%,也相比二季度走弱。4)TMT板块:AI产业趋势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扩散,板块盈利延续高增长,三季度电子盈利同比+45.3%,细分元器件/半导体/光学光电子同比增长78.6%/55.9%/36.1%,增速较二季度进一步提升,计算机在偏低基数及AI趋势推动下同比增长82.6%;三季度传媒在低基数以及游戏行业复苏的支撑下同比增长44.9%。具体到与AI相关的部分主题指数,中证人工智能指数三季度盈利同比+83.3%,其中算力领域,与英伟达供应链高度关联的创业板人工智能 同比+141%,其中光模块(+117%)、PCB(+113%),与国产算力更相关的科创芯片同比+101%。总结来看,三季度业绩同比增幅前五的行业为钢铁、计算机、非银行金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降幅前五的为房地产、商贸零售、农林牧渔、煤炭及轻工制造。A股权重行业前三季度盈利延续较高增长,驱动指数表现。实体经济的行业结构与A股行业盈利构成,尤其与A股行业权重存在一定差异,新兴行业在股指权重的占比高于盈利占比。根据我们测算,虽然银行、石油石化、煤炭以及房地产链,合计占A股盈利比重超过一半,但是从自由流通市值权重来看,当前只占A股12%左右。而TMT、新能源、医药、有色金属等高景气行业,虽然盈利占比仅为17%,但是占A股权重超过50%,这可能是市场认知不足的地方。我们分别选取当前以及2023 年年底万得全A的前20 大权重行业,并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和过去2 年的盈利增长情况。2025 年全A指数的权重行业盈利增长状态较好,其中软件开发增长86%,光学光电子增长75%,证券及半导体增长超50%,电池、保险、工业金属增长超30%,仅光伏设备回落较多。相较之下,2023-2024 年的权重行业,盈利累计下滑超过20%的行业接近一半,对于指数带来拖累。业绩质量:A股非金融ROE企稳,资本开支增速仍较低,资产负债表凸显韧性1)A股非金融ROE有所企稳。3Q25 的A股非金融ROE(ttm)相比2Q25 环比略升,2021 年2 季度高点以来,本轮ROE下行周期此前已持续约16 个季度,有望自3Q25 开始阶段企稳,但仍不足以认为拐点已出现。结构上,上中下游ROE环比变化均不大,上游行业ROE小幅走低,中下游行业ROE企稳反弹,下游行业若剔除地产后,自3Q23 以来整体处于改善趋势中(累计改善幅度约0.8 个百分点)。进一步拆分来看,其中非金融净利润率略有提升,具体分解显示毛利率和费用率均有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拖累ROE的核心因素是资产周转率明显下行,三季度的非金融资产周转率环比已基本持平,其中老经济行业资产周转率下滑,而新经济行业企稳反弹。从资产负债率来看,非金融整体资产负债率也相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新经济同比提升较明显。其中ROE(TTM)连续两个季度均提升的行业包括传媒、电子、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钢铁、建材和非银金融;同时满足ROE(TTM)超过10%的是非银金融和有色金属。2)A股现金流量表相比二季度改善程度放缓。从不同类别的现金流来看,筹资现金流/营业收入往往是资本开支的领先指标,该指标在今年二季度首次出现反弹后,三季度基本持平,该指标作为资本开支的领先指标,当前状态显示企业融资需求改善程度仍然不足。从经营现金流来看,上市公司的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ttm)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改善,三季度与二季度基本持平,仍然处于2010 年以来最高水平,上市公司的净现金流/营业收入经历过去连续净流出后在三季度进一步转为净流入。自由现金流维度,非金融企业(剔除地产和建筑)的自由现金流/所有者权益维持在5.2%左右的历史最高水平,是支持A股企业分红确定性的关键因素。(图表18-图表20)3)资本开支增速较二季度基本持平,出海和AI相关领域资本开支明显增长。非金融企业的资本开支自2Q24 转负,走出去产能的第一步以来,目前已经连续6 个季度负增长,2025 年上半年资本开支降幅收窄后,三季度资本开支增速较上半年基本持平,并未进一步改善。结构上,三季度传统经济领域资本开支仍为负增长,新经济行业资本开支基本持平。其中受益于AI产业趋势的电子和计算机延续10%以上的资本开支增长,而通信板块资本开支仍为负增长,与出海关联度较高的汽车、家电的三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增长超过20%,机械行业资本开支也从两位数下滑转为正增长。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资本开支仍为两位数负增长,但是锂电池和光伏明显分化,前三季度电池资本开支增长转正,而光伏设备仍下滑47%左右,削减资本开支力度较强。相较之下,传统行业资本开支大多仍为负增长,此前资本开支大幅扩张的煤炭板块三季度资本开支同比下滑37%。整体而言,大部分行业经历资本开支多年连续下滑,由于需求改善迹象不明显仍处于配置的左侧。但是在AI和出海两大趋势的拉动下,部分行业资本开支开始重新扩张,我们认为从产能周期视角,供给侧出清和扩张重启仍是未来重要的投资思路。
4)A股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延续韧性,较多指标明显改善。我们自下而上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加总形成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表,总量层面上,非金融企业资产增速延续反弹,自3Q24 的3.2%反弹至3Q25 的4.2%,剔除房地产后增速反弹至5.9%,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继续回升。金融板块资产增速较上个季度回落0.3 个百分点至+10%水平。我们针对非金融企业(剔除房地产、建筑和石油石化)构建资产负债表,细分项目有以下信息:a)预收账款:历史上预收账款指标对企业收入具有一定领先性,类似于企 业订单领先于收入确认,值得关注的是预收账款增速连续4 个季度改善,剔除房地产/建筑之后该指标的同比增速由明显负增长反弹至3Q25 的+9.0%,或体现企业经营活力有所改善,预付款项也由负转正至+5.0%。b)应收账款:非金融企业应收账款增速继续回落,如果剔除房地产和建筑行业该指标从2024 年底的8.1%回落至4.9%,已经低于资产增速。但是该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收入增速,因此前三季度非金融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降至4.7,继续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账款拖欠问题仍然有待改善。应付账款增速也仍然维持高于资产和收入的增速。c)生产性资产:固定资产增速维持7%左右的平稳水平,而在建工程连续3 个季度增速为负且下滑幅度加快至-3.8%,反映企业资本开支增长放缓后,在建工程正在加速转固,去产能的过程仍在进行中。d)存货:企业存货增速大幅反弹至6.8%,与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存货增速有一定背离,拆分来看主要是高景气的科技硬件、电力设备等行业加速补库存,景气上行周期得到进一步确认。e)短期金融资产:企业的短期金融资产连续多个季度体现为15%以上的高增长,可能反映股市繁荣的背景下企业的权益投资规模有所增加,非金融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前三季度为455 亿元,对企业利润增速有1 个百分点的正贡献。配置上,围绕景气行业更加均衡配置
财务报表显示新老分化,景气回升行业增多。整体而言,上市公司三季度金融行业盈利亮眼,而非金融利润改善与低基数和股市繁荣有一定关联。但是在房地产低迷和关税挑战的背景下,我们从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仍看到明显的韧性,较多指标仍然延续2024 年四季度以来的改善趋势;而且结构上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呈现较高的景气度,出现改善拐点迹象的行业也在增多。由于基数原因,我们预计非金融四季度盈利增速可能继续提升,2025 年全年非金融盈利可能实现5%左右的增长。而且从结构层面,我们在中报点评中提出市场呈现为结构主线驱动指数的行情,虽然整体盈利增长并不算高,但是指数权重行业实现盈利高增长,仍可驱动指数上行。从三季报来看,上述行业前三季度盈利增长普遍超过20%,市场上涨并非没有盈利支撑,而是由于部分权重行业的盈利增长驱动,我们预计经历过去长时期去产能,未来走出基本面低谷的行业有望继续增多,结构主线仍有望成为市场上行的驱动力。
配置层面建议更加均衡。自6 月以来股市加速上涨以来,科技成长风格成为市场共识并且领涨市场,我们认为科技成长风格占优的阶段性因素在于产业趋势和盈利兑现,在产业趋势未出现不利的拐点之前,科技成长风格在中期仍有望占优。但是短期基于部分因素,我们认为市场风格可能需要更均衡,一是年内科技成长风格涨幅较大,积累较多获利资金;二是无论从公募基金的配置,以及融资资金在AI相关行业的配置集中度都处于较高水平,同样存在一定的拥挤度较高的问题;三是从三季报来看,除了AI以外仍有不少景气回升领域。配置更加均衡并非全面重回红利板块,而是从高度共识的AI向其它基本面同样向好,或者估值性价比足够高的领域适度切换。我们建议结合产能周期视角,关注电池、有色金属、创新药、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养殖业等;从出海机遇并结合估值的视角,关注工程机械、电网设备、商用车、白色家电等行业。
A股周度市场回顾(2025 年10 月27 日至10 月31 日)市场表现:市场先扬后抑,交投情绪改善。本周上证指数微涨0.1%,偏大盘蓝筹的沪深300 微跌0.4%,偏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和科创50 表现分化,分别+0.5%/-3.2%,中证红利-0.5%。成交层面,本周日均成交额2.3 万亿元,较上周有所放量。行业层面,本周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消费者服务领涨;通信、银行、电子等表现偏弱。
近期关注:1)10 月30 日中美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1。经贸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主要有: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 月29 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10 月9 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 调查措施一年。美方暂停实施相关措施后,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此外,双方还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等问题达成共识。2)10 月28 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说明发布2。“十五五”规划建议分领域部署了“十五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3)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3。10 月27 日,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本次年会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一行一局一会”负责人出席并发表讲话。其中潘功胜表示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研究实施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等4;李云泽表示将着力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5;吴清表示将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等6。同日证监会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7及《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8。4)系列支持性政策发布。国家外汇局发布通知,从推动便利化政策优化扩围、支持创新业态健康发展、提升服务贸易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三个方面推出9 项政策措施9;商务部等五部门发布《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提出21 项具体举措10;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的通知》,决定开展为期3 年的医养结合促进行动11;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主要包括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进一步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等12。5)部分经济数据发布。9 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环比增长1.2ppt13,连续两个月增速超过20%,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较快增长。中国10 月官方制造业PMI 为49,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非制造业PMI 为50.1,升至扩张区间14。6)海外方面,美联储降息25 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3.75%-4.00%,为年内第二次降息,并宣布自12 月1 日起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15。本次FOMC 会议偏鹰派,美联储内部对于降息路径分歧加大,美债利率大幅走高,美元同样冲高,美股与黄金小幅调整。此外,美国参议院再次未能通过程序性表决16,政府停摆仍将继续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凯松/刘欣懿/李求索/李瑾/魏冬 日期:2025-11-01
出海仍然是消费板块重要支持因素,家电在“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减弱的情况下仍实现2.7%的盈利增长,汽车板块中乘用车盈利明显下滑,但汽车零部件受益出海和机器人产业高景气,三季度实现27%的盈利增长。除此之外,消费板块三季报盈利增长明显走弱,商贸零售/轻工制造/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三季度盈利同比分别为-61.3%/-22.7%/-17.8%/-15.2%/-10.0%。医药板块整体盈利仍较弱,中证创新药板块盈利增长10.5%,也相比二季度走弱。4)TMT板块:AI产业趋势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扩散,板块盈利延续高增长,三季度电子盈利同比+45.3%,细分元器件/半导体/光学光电子同比增长78.6%/55.9%/36.1%,增速较二季度进一步提升,计算机在偏低基数及AI趋势推动下同比增长82.6%;三季度传媒在低基数以及游戏行业复苏的支撑下同比增长44.9%。具体到与AI相关的部分主题指数,中证人工智能指数三季度盈利同比+83.3%,其中算力领域,与英伟达供应链高度关联的创业板人工智能 同比+141%,其中光模块(+117%)、PCB(+113%),与国产算力更相关的科创芯片同比+101%。总结来看,三季度业绩同比增幅前五的行业为钢铁、计算机、非银行金融、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降幅前五的为房地产、商贸零售、农林牧渔、煤炭及轻工制造。A股权重行业前三季度盈利延续较高增长,驱动指数表现。实体经济的行业结构与A股行业盈利构成,尤其与A股行业权重存在一定差异,新兴行业在股指权重的占比高于盈利占比。根据我们测算,虽然银行、石油石化、煤炭以及房地产链,合计占A股盈利比重超过一半,但是从自由流通市值权重来看,当前只占A股12%左右。而TMT、新能源、医药、有色金属等高景气行业,虽然盈利占比仅为17%,但是占A股权重超过50%,这可能是市场认知不足的地方。我们分别选取当前以及2023 年年底万得全A的前20 大权重行业,并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和过去2 年的盈利增长情况。2025 年全A指数的权重行业盈利增长状态较好,其中软件开发增长86%,光学光电子增长75%,证券及半导体增长超50%,电池、保险、工业金属增长超30%,仅光伏设备回落较多。相较之下,2023-2024 年的权重行业,盈利累计下滑超过20%的行业接近一半,对于指数带来拖累。业绩质量:A股非金融ROE企稳,资本开支增速仍较低,资产负债表凸显韧性1)A股非金融ROE有所企稳。3Q25 的A股非金融ROE(ttm)相比2Q25 环比略升,2021 年2 季度高点以来,本轮ROE下行周期此前已持续约16 个季度,有望自3Q25 开始阶段企稳,但仍不足以认为拐点已出现。结构上,上中下游ROE环比变化均不大,上游行业ROE小幅走低,中下游行业ROE企稳反弹,下游行业若剔除地产后,自3Q23 以来整体处于改善趋势中(累计改善幅度约0.8 个百分点)。进一步拆分来看,其中非金融净利润率略有提升,具体分解显示毛利率和费用率均有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拖累ROE的核心因素是资产周转率明显下行,三季度的非金融资产周转率环比已基本持平,其中老经济行业资产周转率下滑,而新经济行业企稳反弹。从资产负债率来看,非金融整体资产负债率也相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新经济同比提升较明显。其中ROE(TTM)连续两个季度均提升的行业包括传媒、电子、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钢铁、建材和非银金融;同时满足ROE(TTM)超过10%的是非银金融和有色金属。2)A股现金流量表相比二季度改善程度放缓。从不同类别的现金流来看,筹资现金流/营业收入往往是资本开支的领先指标,该指标在今年二季度首次出现反弹后,三季度基本持平,该指标作为资本开支的领先指标,当前状态显示企业融资需求改善程度仍然不足。从经营现金流来看,上市公司的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ttm)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改善,三季度与二季度基本持平,仍然处于2010 年以来最高水平,上市公司的净现金流/营业收入经历过去连续净流出后在三季度进一步转为净流入。自由现金流维度,非金融企业(剔除地产和建筑)的自由现金流/所有者权益维持在5.2%左右的历史最高水平,是支持A股企业分红确定性的关键因素。(图表18-图表20)3)资本开支增速较二季度基本持平,出海和AI相关领域资本开支明显增长。非金融企业的资本开支自2Q24 转负,走出去产能的第一步以来,目前已经连续6 个季度负增长,2025 年上半年资本开支降幅收窄后,三季度资本开支增速较上半年基本持平,并未进一步改善。结构上,三季度传统经济领域资本开支仍为负增长,新经济行业资本开支基本持平。其中受益于AI产业趋势的电子和计算机延续10%以上的资本开支增长,而通信板块资本开支仍为负增长,与出海关联度较高的汽车、家电的三季度资本开支同比增长超过20%,机械行业资本开支也从两位数下滑转为正增长。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资本开支仍为两位数负增长,但是锂电池和光伏明显分化,前三季度电池资本开支增长转正,而光伏设备仍下滑47%左右,削减资本开支力度较强。相较之下,传统行业资本开支大多仍为负增长,此前资本开支大幅扩张的煤炭板块三季度资本开支同比下滑37%。整体而言,大部分行业经历资本开支多年连续下滑,由于需求改善迹象不明显仍处于配置的左侧。但是在AI和出海两大趋势的拉动下,部分行业资本开支开始重新扩张,我们认为从产能周期视角,供给侧出清和扩张重启仍是未来重要的投资思路。
4)A股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延续韧性,较多指标明显改善。我们自下而上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加总形成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表,总量层面上,非金融企业资产增速延续反弹,自3Q24 的3.2%反弹至3Q25 的4.2%,剔除房地产后增速反弹至5.9%,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继续回升。金融板块资产增速较上个季度回落0.3 个百分点至+10%水平。我们针对非金融企业(剔除房地产、建筑和石油石化)构建资产负债表,细分项目有以下信息:a)预收账款:历史上预收账款指标对企业收入具有一定领先性,类似于企 业订单领先于收入确认,值得关注的是预收账款增速连续4 个季度改善,剔除房地产/建筑之后该指标的同比增速由明显负增长反弹至3Q25 的+9.0%,或体现企业经营活力有所改善,预付款项也由负转正至+5.0%。b)应收账款:非金融企业应收账款增速继续回落,如果剔除房地产和建筑行业该指标从2024 年底的8.1%回落至4.9%,已经低于资产增速。但是该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收入增速,因此前三季度非金融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降至4.7,继续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账款拖欠问题仍然有待改善。应付账款增速也仍然维持高于资产和收入的增速。c)生产性资产:固定资产增速维持7%左右的平稳水平,而在建工程连续3 个季度增速为负且下滑幅度加快至-3.8%,反映企业资本开支增长放缓后,在建工程正在加速转固,去产能的过程仍在进行中。d)存货:企业存货增速大幅反弹至6.8%,与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存货增速有一定背离,拆分来看主要是高景气的科技硬件、电力设备等行业加速补库存,景气上行周期得到进一步确认。e)短期金融资产:企业的短期金融资产连续多个季度体现为15%以上的高增长,可能反映股市繁荣的背景下企业的权益投资规模有所增加,非金融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前三季度为455 亿元,对企业利润增速有1 个百分点的正贡献。配置上,围绕景气行业更加均衡配置
财务报表显示新老分化,景气回升行业增多。整体而言,上市公司三季度金融行业盈利亮眼,而非金融利润改善与低基数和股市繁荣有一定关联。但是在房地产低迷和关税挑战的背景下,我们从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仍看到明显的韧性,较多指标仍然延续2024 年四季度以来的改善趋势;而且结构上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呈现较高的景气度,出现改善拐点迹象的行业也在增多。由于基数原因,我们预计非金融四季度盈利增速可能继续提升,2025 年全年非金融盈利可能实现5%左右的增长。而且从结构层面,我们在中报点评中提出市场呈现为结构主线驱动指数的行情,虽然整体盈利增长并不算高,但是指数权重行业实现盈利高增长,仍可驱动指数上行。从三季报来看,上述行业前三季度盈利增长普遍超过20%,市场上涨并非没有盈利支撑,而是由于部分权重行业的盈利增长驱动,我们预计经历过去长时期去产能,未来走出基本面低谷的行业有望继续增多,结构主线仍有望成为市场上行的驱动力。
配置层面建议更加均衡。自6 月以来股市加速上涨以来,科技成长风格成为市场共识并且领涨市场,我们认为科技成长风格占优的阶段性因素在于产业趋势和盈利兑现,在产业趋势未出现不利的拐点之前,科技成长风格在中期仍有望占优。但是短期基于部分因素,我们认为市场风格可能需要更均衡,一是年内科技成长风格涨幅较大,积累较多获利资金;二是无论从公募基金的配置,以及融资资金在AI相关行业的配置集中度都处于较高水平,同样存在一定的拥挤度较高的问题;三是从三季报来看,除了AI以外仍有不少景气回升领域。配置更加均衡并非全面重回红利板块,而是从高度共识的AI向其它基本面同样向好,或者估值性价比足够高的领域适度切换。我们建议结合产能周期视角,关注电池、有色金属、创新药、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养殖业等;从出海机遇并结合估值的视角,关注工程机械、电网设备、商用车、白色家电等行业。
A股周度市场回顾(2025 年10 月27 日至10 月31 日)市场表现:市场先扬后抑,交投情绪改善。本周上证指数微涨0.1%,偏大盘蓝筹的沪深300 微跌0.4%,偏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和科创50 表现分化,分别+0.5%/-3.2%,中证红利-0.5%。成交层面,本周日均成交额2.3 万亿元,较上周有所放量。行业层面,本周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消费者服务领涨;通信、银行、电子等表现偏弱。
近期关注:1)10 月30 日中美元首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1。经贸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主要有: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 月29 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10 月9 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 调查措施一年。美方暂停实施相关措施后,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此外,双方还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等问题达成共识。2)10 月28 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说明发布2。“十五五”规划建议分领域部署了“十五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3)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3。10 月27 日,2025 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本次年会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一行一局一会”负责人出席并发表讲话。其中潘功胜表示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研究实施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等4;李云泽表示将着力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5;吴清表示将推进板块改革,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和覆盖面,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等6。同日证监会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7及《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8。4)系列支持性政策发布。国家外汇局发布通知,从推动便利化政策优化扩围、支持创新业态健康发展、提升服务贸易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三个方面推出9 项政策措施9;商务部等五部门发布《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提出21 项具体举措10;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医养结合促进行动的通知》,决定开展为期3 年的医养结合促进行动11;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主要包括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进一步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等12。5)部分经济数据发布。9 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环比增长1.2ppt13,连续两个月增速超过20%,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较快增长。中国10 月官方制造业PMI 为49,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非制造业PMI 为50.1,升至扩张区间14。6)海外方面,美联储降息25 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3.75%-4.00%,为年内第二次降息,并宣布自12 月1 日起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15。本次FOMC 会议偏鹰派,美联储内部对于降息路径分歧加大,美债利率大幅走高,美元同样冲高,美股与黄金小幅调整。此外,美国参议院再次未能通过程序性表决16,政府停摆仍将继续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凯松/刘欣懿/李求索/李瑾/魏冬 日期:2025-11-0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