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研究:25Q3季报综述:利润高弹性,寿险NBV高增,财险COR改善
核心观点
投资端大幅提升,2025Q3单季五家A股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478亿元,同比+68%。2025年前三季度,五家A股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260亿,同比+33.5%。Q3单季国寿、新华分别同比+91.5%、+88.2%领先同业,预计一是其FVPL股票+基金规模大且占比高,对权益市场弹性更强,二是权益配置风格均衡,对成长风格节奏把握较为精准,此外,利率上行国寿亏损合同转回减少当期费用也是利润的重要贡献之一,Q3单季保险服务费用同比减少了287亿。太平人寿因基数极低、投资大幅改善净利润实现超300%的增长。中国财险Q1-3净利润同比+50.5%,Q3单季同比+80.9%表现亮眼,承保投资双改善。营运利润稳健增长,前三季度平安集团、太保集团归母营运利润分别同比+7.2%、+7.4%,其中Q3单季同比+15.2%、+8.2%,平安人寿归母营运利润前三季度、Q3单季同比+1.9%、+0.6%,维持正增长。
寿险:预定利率切换下居民储蓄需求再次集中释放,NBV增速环比走阔,Q3实现超预期增长。可比口径下前三季度人保寿险、平安、国寿、太保NBV分别同比+76.6%、+46.2%、+41.8%、+31.2%,除太保外其余险企较H1增速均环比提升,Q3单季平安、太保NBV同比+58.3%、+29.4%;不重述去年数据,新华前三季度NBV增长50.8%表现亮眼,友邦保险Q3增长25%。1)个险渠道:太保、新华新单保费分别同比+13.5%、持平;价值率提升驱动NBV增长,前三季度平安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3.3%。2)银保渠道:报行合一与“1+3”网点合作限制放开后头部险企加大资源投入且竞争优势凸显,但高基数叠加策略差异预计新单表现分化,Q3单季太保、新华分别-11.2%、-5.1%,但期交新单分别同比+28.6%、+3.8%实现正增长。前三季度平安NBV同比+170.9%(上半年同比169%)表现亮眼。
财险:保费整体延续低增,COR同比改善。1)保费:2025Q3财险原保费整体低增长,平安(6.9%)>人保(3.1%)>太保(-1.7%),增速差异主要由非车险带来,车险同比增速在2.7%-3.2%区间,差异不大;非车险同比增速分别为:平安(15.6%)>人保(3.7%)>太保(-7.4%),太保主动优化业务结构拖累增速。分险种看,人保非车险增长主要受意健险(+11.5%)驱动,其余险种整体低增长。2)COR:受益于大灾同比改善,COR整体表现较好,前三季度COR分别为人保(96.1%,-2.1pct)、平安(97.0%,-0.8pct)、太保(97.6%,-1.0pct),其中Q3单季分别为人保(97.6%、-3.2pct)、太保(99.9%,-1.3pct)、平安(100.4%、+2.6pct),除平安外均实现承保盈利。
资产端:权益市场向上,总或综合投资收益率表现较好。1)其他权益工具:前三季度5家A股上市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合计增加6491亿元,集中在上半年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公司OCI策略的加仓集中在上半年,Q3开始OCI加仓节奏放缓,太保OCI加仓节奏上半年和Q3相当。2)交易性金融资产:前三季度5家A股上市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增加6752亿元,Q3规模增加是上半年的两倍,预计主要由于主动加仓及FVPL股票市值增长,但FVPL债券市值下跌有拖累。其中,人保和平安交易性金融资产上半年增长快于Q3,体现出其上半年在FVPL股票上加仓较多,其他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Q3增长快于上半年。3)其他债权投资:Q3当季其他债权投资规模下滑,系利率上行导致OCI债券市值下跌。4)长期股权投资:今年来增量较小,新华上半年、Q3长股投规模分别增长了38%、41%。
投资建议与估值:
权益投资表现亮眼,3季报大幅好于预期,后续重点关注负债端开门红预期。我们预计26年开门红新单保费有望实现双位数增长,历史经验表明,前一年投资收益率与下一年的浮动收益型产品销售情况呈正相关,25年险资投资表现亮眼,将提升明年分红险销售的信心。重点推荐:1)业务质地较好(负债成本低、资负匹配情况较好)的头部险企。2)估值便宜、分红险转型构筑先发优势、下半年基数最低的中国太平。
风险提示
1)产品转型成效或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2)权益市场波动;3)长端利率大幅下行。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