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总量专题:2026年购置税补贴减半,预计电车销量仍可维持中高个位数增长

股票资讯 阅读:10 2025-11-03 17:14:35 评论:0

  投资要点:

  2026 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即将减半、 补贴技术要求亦将进一步提升。 国家自 2014年 8 月 1 日起开始多次公告提出或延续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其中, 在 2014年 9 月 1 日至 2023 年底期间, 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且无免税额限制。 2024 年至2025 年底期间, 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 但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 3万元。 而在即将到来的 2026 年至 2027 年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将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且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 1.5 万元。 在购置税补贴金额逐步限制的同时, 补贴对于车辆本身续航、 燃料消耗量、 耗电量等技术要求也呈提升趋势。 以插混/增程乘用车的纯电续航里程为例, 其纯电续航里程要求将从不低于 43km( 2021~2025 年) 提升至不低于100km( 2026~2027 年) 。

  2026~2027 年新能源购置税补贴政策的退坡或呈现影响面积广、 影响幅度大、 低价车受影响更显著的三大特征。 1、 影响面积广: 预计 90%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将显著受到购置税补贴减半政策影响。 2026~2027 年, 30 万以上/以下销售价格的车型( 上险量分别占新能源总体的约 10%/90%) , 需要新增缴纳的购置税金额占销售价格的比例分别为 5%以下和 5%。 因此, 预计 90%的低价格带车型消费者对补贴退坡的感知都将比较明显, 补贴退坡将较为确定地影响明年的总量需求。 2、 影响幅度大: 预计对超 95%的新能源消费者,2026 年补贴退坡幅度为历史最高水平。 1) 从补贴退坡的绝对金额及占比上看, 对销售价格 45 万元以下的车型( 上险量占新能源总体的约 95%) , 2026~2027 年的退坡程度或为历史最高。 相比较而言, 明年的补贴退坡对高价格带车型的边际影响则相对较小。 2)从技术指标上看, 对 PHEV/EREV 纯电续航里程技术要求的提升幅度为历史最高。 3、 从结构上看, 插混/增程车的纯电续航里程要求提升, 预计将有部分低价格带新能源车型不再能享受补贴。 2026-2027 年享受购置税减免的插电+增程乘用车的纯电续航里程要求提升超 100%, 静态看预计有约 40%的插混+增程乘用车无法再享受补贴, 尤其或将对以比亚迪等经济型插混车型为代表的 7~20 万元的紧凑型、 中型插混车型造成影响, 但对增程车型则影响较小( 注: 仅为静态测算, 实际上主机厂每年普遍会推出改款车型, 车型续航里程或会增加, 因而实际受影响的车型比例预计较我们预测值低) 。

  新能源乘用车行业销量与多重因素相关, 补贴仅为其中之一。 尽管当前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 50%, 但考虑到优质供给推出+新能源渠道逐步下沉+厂家/经销商或可能承担部分退坡的补贴, 我们预计购置税补贴退坡下 2026 年新能源渗透率还能维持个位数百分点的小幅增长, 潜在可超预期的点或看智驾迭代进展。 复盘过往的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政策, 单看补贴退坡确实会给乘用车销量带来负面影响, 但补贴退坡后的车型销量还与新能源补贴在车型售价中的占比、 补贴退坡幅度、 厂家/经销商是否承担退坡的补贴及承担幅度等相关;并且行业是否有较多优质供给、 以及行业的整体新能源渗透率水平是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等都将影响新能源乘用车行业销量。 展望 2026 年新能源总量, 考虑到当下新能源车渗透率已处于较高水平( 50%+) , 市场现有车型供给已相对充沛, 因此尽管 2025H2+2026年行业预计至少有超 40 款新能源新车推出, 但优质供给创造的优质需求增量或有所下滑。不过, 考虑到 1) 新能源淘汰赛下, 厂家/经销商或将承担部分退坡的补贴, 厂家亦可能通过改款规避消费者对退坡前后购置税金额的直接对比, 以及 2) 新能源渠道逐步下沉, 我们预计 2026 年新能源渗透率仍将维持小幅增长。 我们综合测算 2025 年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有望实现 1283 万辆, 同比+19%; 2026 年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同比增速或为 9%,其中 EV/PHEV/EREV 增速分别约 5%/11%/28%。 2026 年总量的潜在上修点或在于 VLA等自动驾驶技术是否能够超预期, 从而靠技术创新创造额外需求。

  新能源汽车销量小幅增长预期下行业仍存结构性机会, 维持汽车行业“看好” 评级, 建议关注以下几条主线: 1) 受新能源车购置税补贴退坡影响较小的高端车企: 建议关注江淮汽车; 2) 新车周期强势, 有望较好对冲补贴退坡影响的车企: 建议关注吉利汽车、 上汽集团、 北汽蓝谷、 零跑汽车等; 3) 有望通过自动驾驶等技术创新创造额外需求的车企:建议关注理想汽车-W、 小鹏汽车-W。

  风险提示: 汽车政策不及预期, 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 超预期的新产品推出较少等


华源证券 李泽,秦梓月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