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PMI数据点评:内外部因素共振带动10月制造业PMI指数下行 年底前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1-05 12:16:03
评论:0
事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 年10 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9 月回落0.8 个百分点;10 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9 月上升0.1 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比9 月下降0.2 个百分点,服务业PMI 指数为50.2%,比9 月上升0.1个百分点;10 月综合PMI 产出指数为50.0%,比9 月下降0.6 个百分点。
10 月PMI 数据要点解读如下:
10 月制造业PMI 指数比上月下降0.8 个百分点至49.0%,弱于市场普遍预期。当月制造业PMI 指数下行,存在一定季节性因素。在过去十年中,10 月该指数“7 降2 升1 平”,环比9 月平均下降0.29 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秋节落在10 月,导致当月工作日进一步减少,也会对10 月制造业PMI 指数、特别是其中的生产指数有更大影响。这是10 月生产指数大幅下降2.2 个百分点至49.7%,4 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剔除季节性因素和中秋节错期因素,10 月制造业PMI 指数仍然偏弱,主要是在内外部因素共振影响下,当月制造业供需两端同步下行。其中,反映市场需求的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0.9 个百分点至48.8%。我们分析,除季节性因素外,主要源于10 月“两新”政策对制造业市场需求的拉动效应有所减弱。此外,近期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也会对制造业市场需求有一定影响。外部方面,10 月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和我国出口的冲击进一步显现,当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大幅下行1.9 个百分点至45.9%。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市场需求下行拖累生产外,当前一些行业实施反内卷,也会对产能释放形成约束,这可能也是10 月制造业生产指数下行幅度偏大的一个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9 月末以来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据国家发改委,截至10 月底,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这会直接带动基建投资提速。另外,10 月进一步安排5000 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这意味着年底前会加发5000 亿元地方债,为地方政府稳增长提供增量财政资源。两个“5000 亿”表明,10 月财政及准财政政策已开始朝着稳增长方向集中发力,旨在扭转近期投资增速下行偏快势头。这会对当月宏观经济景气度形成一定支撑。另外,市场普遍预期10 月中美新一轮经贸会谈会取得进展,也对当月市场信心有一定提振作用。
其他方面,近期“反内卷”对上游基础原材料价格的拉动作用减弱,下游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提振,是10 月制造业PMI 指数中两个价格指数分别下行0.7 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走低的主要原因。其中,10 月主要原材料价格指数为52.5%,仍在扩张区间,这主要受煤炭等行业反内卷政策显效支撑,而当月出厂价格指数降至47.5%,在收缩区间进一步下探,主要受消费需求不振拖累。不过,考虑到上年同期基数下沉等影响,我们预计10 月PPI 同比会在-2.1%左右,降幅较上月收窄0.2 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工业品价格低迷主要是受消费需求不振和房地产投资下滑拖累,后期“反内卷”推进对工业品价格及整体物价的推升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10 月制造业PMI 指数的主要亮点在于,尽管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技术制造业PMI 指数较上月下行1.1 个百分点至50.5%,但继续处于扩张区间。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较强带动下,当前高技术制造业不仅增速领先,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10 月装备制造业PMI 指数回落1.4 个百分点至50.2%,也继续处于扩张状态。背后是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拉动效应持续显现;另外,当前机电设备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也对装备制造业景气度有一定支撑作用。最后,10 月消费品行业PMI 指数回落0.5 个百分点至50.1%。这一方面表明当月消费需求增长动能有所减弱,但该指数连续两个月处在扩张区间,主要是第三批和第四批国补资金相继在8 月和10 月下达,对覆盖范围内的汽车、电子等耐用消费品销售有拉动作用。这表明,当前促消费政策效应依然较为明显,后期有进一步加力空间。
10 月服务业PMI 指数为50.2%,较9 月回升0.1 个百分点。今年中秋节错期,10 月长假增加1 天,带动居民旅游出行需求增加,是当月服务业景气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当前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较快,信息服务业等新动能行业持续处于较高景气水平,对当月服务业PMI 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有支撑作用。不过,近期楼市降温,居民消费整体偏弱,对整体服务业景气度有一定拖累。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年初以来服务业PMI 指数持续处于扩张状态,而制造业PMI 指数除2 月和3 月之外都在收缩区间,这意味着今年经济增长动能正在向服务业切换。
10 月建筑业PMI 指数为49.1%,较上月回落0.2 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主要是近期楼市降温对房地产项目施工有较大拖累。不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当月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明显上升,环比升幅超5 个百分点,至55%以上。我们分析,背后主要是受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较快投放推动。往后看,伴随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扩投资效应进一步显现,以及10 月进一步安排5000 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后期建筑业PMI 指数有望升至扩张区间。
整体上看,受内外部因素共振影响,10 月制造业PMI 指数出现一定幅度回落,宏观经济景气度整体下行,延续了三季度以来的稳中见弱态势。我们判断,继两个“5000 亿”稳增长政策加码后,年底前财政促消费力度有可能加大,央行还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这是当前促消费、扩投资、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往后看,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积极成果,对稳定市场预期有积极作用。但伴随美国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及我国出口冲击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当前国内需求有待进一步提振,11 月制造业PMI 指数仍将运行在收缩区间。不过,伴随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发力显效,特别是货币政策有较为充裕的加力空间,都会对宏观经济景气度形成重要支撑。另外,11 月还将面临有利的季节性因素——过去十年中,11 月制造业PMI 指数“7 升3 降”,平均环比上升0.2 个百分点。综合经济走势和季节性因素影响,我们预计11 月制造业PMI 指数会回升至49.4%左右。总体上看,年底前宏观经济景气度将主要取决于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和节奏。 机构: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青/冯琳 日期:2025-11-05
10 月PMI 数据要点解读如下:
10 月制造业PMI 指数比上月下降0.8 个百分点至49.0%,弱于市场普遍预期。当月制造业PMI 指数下行,存在一定季节性因素。在过去十年中,10 月该指数“7 降2 升1 平”,环比9 月平均下降0.29 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秋节落在10 月,导致当月工作日进一步减少,也会对10 月制造业PMI 指数、特别是其中的生产指数有更大影响。这是10 月生产指数大幅下降2.2 个百分点至49.7%,4 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剔除季节性因素和中秋节错期因素,10 月制造业PMI 指数仍然偏弱,主要是在内外部因素共振影响下,当月制造业供需两端同步下行。其中,反映市场需求的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0.9 个百分点至48.8%。我们分析,除季节性因素外,主要源于10 月“两新”政策对制造业市场需求的拉动效应有所减弱。此外,近期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也会对制造业市场需求有一定影响。外部方面,10 月美国高关税对全球贸易和我国出口的冲击进一步显现,当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大幅下行1.9 个百分点至45.9%。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市场需求下行拖累生产外,当前一些行业实施反内卷,也会对产能释放形成约束,这可能也是10 月制造业生产指数下行幅度偏大的一个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9 月末以来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据国家发改委,截至10 月底,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这会直接带动基建投资提速。另外,10 月进一步安排5000 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这意味着年底前会加发5000 亿元地方债,为地方政府稳增长提供增量财政资源。两个“5000 亿”表明,10 月财政及准财政政策已开始朝着稳增长方向集中发力,旨在扭转近期投资增速下行偏快势头。这会对当月宏观经济景气度形成一定支撑。另外,市场普遍预期10 月中美新一轮经贸会谈会取得进展,也对当月市场信心有一定提振作用。
其他方面,近期“反内卷”对上游基础原材料价格的拉动作用减弱,下游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提振,是10 月制造业PMI 指数中两个价格指数分别下行0.7 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走低的主要原因。其中,10 月主要原材料价格指数为52.5%,仍在扩张区间,这主要受煤炭等行业反内卷政策显效支撑,而当月出厂价格指数降至47.5%,在收缩区间进一步下探,主要受消费需求不振拖累。不过,考虑到上年同期基数下沉等影响,我们预计10 月PPI 同比会在-2.1%左右,降幅较上月收窄0.2 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工业品价格低迷主要是受消费需求不振和房地产投资下滑拖累,后期“反内卷”推进对工业品价格及整体物价的推升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10 月制造业PMI 指数的主要亮点在于,尽管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技术制造业PMI 指数较上月下行1.1 个百分点至50.5%,但继续处于扩张区间。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较强带动下,当前高技术制造业不仅增速领先,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10 月装备制造业PMI 指数回落1.4 个百分点至50.2%,也继续处于扩张状态。背后是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拉动效应持续显现;另外,当前机电设备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也对装备制造业景气度有一定支撑作用。最后,10 月消费品行业PMI 指数回落0.5 个百分点至50.1%。这一方面表明当月消费需求增长动能有所减弱,但该指数连续两个月处在扩张区间,主要是第三批和第四批国补资金相继在8 月和10 月下达,对覆盖范围内的汽车、电子等耐用消费品销售有拉动作用。这表明,当前促消费政策效应依然较为明显,后期有进一步加力空间。
10 月服务业PMI 指数为50.2%,较9 月回升0.1 个百分点。今年中秋节错期,10 月长假增加1 天,带动居民旅游出行需求增加,是当月服务业景气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当前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较快,信息服务业等新动能行业持续处于较高景气水平,对当月服务业PMI 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有支撑作用。不过,近期楼市降温,居民消费整体偏弱,对整体服务业景气度有一定拖累。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年初以来服务业PMI 指数持续处于扩张状态,而制造业PMI 指数除2 月和3 月之外都在收缩区间,这意味着今年经济增长动能正在向服务业切换。
10 月建筑业PMI 指数为49.1%,较上月回落0.2 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主要是近期楼市降温对房地产项目施工有较大拖累。不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当月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明显上升,环比升幅超5 个百分点,至55%以上。我们分析,背后主要是受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较快投放推动。往后看,伴随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扩投资效应进一步显现,以及10 月进一步安排5000 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后期建筑业PMI 指数有望升至扩张区间。
整体上看,受内外部因素共振影响,10 月制造业PMI 指数出现一定幅度回落,宏观经济景气度整体下行,延续了三季度以来的稳中见弱态势。我们判断,继两个“5000 亿”稳增长政策加码后,年底前财政促消费力度有可能加大,央行还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这是当前促消费、扩投资、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往后看,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取得积极成果,对稳定市场预期有积极作用。但伴随美国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及我国出口冲击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当前国内需求有待进一步提振,11 月制造业PMI 指数仍将运行在收缩区间。不过,伴随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发力显效,特别是货币政策有较为充裕的加力空间,都会对宏观经济景气度形成重要支撑。另外,11 月还将面临有利的季节性因素——过去十年中,11 月制造业PMI 指数“7 升3 降”,平均环比上升0.2 个百分点。综合经济走势和季节性因素影响,我们预计11 月制造业PMI 指数会回升至49.4%左右。总体上看,年底前宏观经济景气度将主要取决于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和节奏。 机构: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青/冯琳 日期:2025-11-0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