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报:制造业PMI弱于季节性 年底美联储降息生变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1-09 20:35:36
评论:0
周度观点
2025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9%,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上涨0.8%。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
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1.6%,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46个百分点。食品中,蛋类价格下降11.6%,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7.4%,影响CPI下降约0.2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6.0%,影响CPI下降约0.23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7.3%,影响CPI下降约0.1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下降0.7%,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0%,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
2025年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
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4%,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77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7.8%,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2.5%,加工工业价格下降1.9%。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6%,衣着价格下降0.3%,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1.0%,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3.2%。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10月末黄金储备7409万盎司,较8月末增加3万盎司,连续12个月增长。展望未来,预计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主要原因是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截至2025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47亿美元,升幅为0.14%。
2025年10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2025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732.0亿元,同比增长3.2%(前值增长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前值增长2.3%)。
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14.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2.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1%,汽车制造业增长3.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由亏转盈,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减亏,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4%,纺织业下降5.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3.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51.1%。
截至2025年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产成品存货6.71万亿元,增长2.8%,名义库存增速上行,叠加PPI止跌企稳,实际库存有所回升。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2天,同比增加0.2天。细分行业方面,在钢铁、水泥等反内卷政策和低基数的影响下,采掘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大幅下降,而中下游制造业存货保持稳定,整体产成品存货稳中有降。
2025年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大幅下降0.8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季节性回落,总体并未脱离下行趋势,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均低于临界点,大型和小型企业明显走弱。
十一假期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制造业生产大幅放缓,国补消退叠加出口退税审查,需求延续收缩区间。生产指数为49.7%,比上月减少2.2个百分点,采购进口量均大幅回落,新订单指数为48.8%,比上月略减0.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回落程度加大,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5.9,比上月减少1.9,创近半年新低,此前抢出口对四季度需求持续挤压。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0.5%、50.2%和50.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且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从服务业行业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住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机构:华联期货有限公司 研究员:石舒宇 日期:2025-11-09
2025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9%,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上涨0.8%。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
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1.6%,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46个百分点。食品中,蛋类价格下降11.6%,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7.4%,影响CPI下降约0.2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6.0%,影响CPI下降约0.23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7.3%,影响CPI下降约0.1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下降0.7%,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0%,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
2025年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
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4%,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77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7.8%,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2.5%,加工工业价格下降1.9%。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3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6%,衣着价格下降0.3%,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1.0%,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3.2%。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10月末黄金储备7409万盎司,较8月末增加3万盎司,连续12个月增长。展望未来,预计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主要原因是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截至2025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47亿美元,升幅为0.14%。
2025年10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2025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732.0亿元,同比增长3.2%(前值增长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前值增长2.3%)。
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14.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2.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1%,汽车制造业增长3.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由亏转盈,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减亏,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4.4%,纺织业下降5.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13.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51.1%。
截至2025年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产成品存货6.71万亿元,增长2.8%,名义库存增速上行,叠加PPI止跌企稳,实际库存有所回升。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2天,同比增加0.2天。细分行业方面,在钢铁、水泥等反内卷政策和低基数的影响下,采掘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大幅下降,而中下游制造业存货保持稳定,整体产成品存货稳中有降。
2025年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大幅下降0.8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季节性回落,总体并未脱离下行趋势,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均低于临界点,大型和小型企业明显走弱。
十一假期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制造业生产大幅放缓,国补消退叠加出口退税审查,需求延续收缩区间。生产指数为49.7%,比上月减少2.2个百分点,采购进口量均大幅回落,新订单指数为48.8%,比上月略减0.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回落程度加大,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5.9,比上月减少1.9,创近半年新低,此前抢出口对四季度需求持续挤压。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0.5%、50.2%和50.1%,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且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从服务业行业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住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机构:华联期货有限公司 研究员:石舒宇 日期:2025-11-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