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快评:货币政策的“伺机而动”

股票资讯 阅读:8 2025-02-14 19:59:41 评论:0

  事项

      2025 年2 月13 日,央行发布2024 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对此报告的学习理解如下。

      核心观点:

      1、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的背景下,如果汇率压力加大,银行间利率可能易上难下。

      2、2024 年央行仅有12 月向商业银行的投放明显低于历史同期,由此造成了2024 年央行缩表的假象,事实上剔除12 月来看,央行在2024 年的1 月~11 月均呈现年度扩表的态势。并且,2025 年1 月央行向商业银行投放明显抬升,这意味着12 月央行投放减少或是偶然扰动,央行的货币政策态度并未紧缩。

      3、当下国内货币运行的一个重要叙事在于,居民存款在持续搬家至非银机构,但非银机构对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不足。2025 年在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行和实体投资回报偏弱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上述叙事或会延续。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一叙事推动了债券利率的下行和股票市场成交量的抬升。

      4、央行的货币政策在落实“适度宽松”,或会考虑对上述货币叙事的影响,因此央行具体操作可能会“伺机而动”。一方面对外而言,汇率压力是央行的重要考量,另一方面对内而言,要关注非银存款持续增长而非流向实体这一行为是否被央行定义为“资金空转”。央行短期针对“资金空转”的表述越少,在汇率压力较小的情境下,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操作的概率可能就越高。

      短期汇率的波动或是货币政策择机考量的因素之一1、针对汇率部分,2024 年四季度货政报告较三季度有所改变:

      ①增加的部分:“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

      ②删除的部分:“综合施策,强化预期引导,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

      2、我们的理解:2022 年以来,每当我们测算的逆周期因子的影子变量显著抬升期间,银行间利率均会呈现趋势抬升的走势。稳定市场预期和加强市场管理的背景下,短期汇率的波动或是货币政策择机考量的因素之一。

      央行的缩表可能是个误会,当下货币政策举动仍然宽松1、看数据:2024 年央行总资产回落16430 亿,同比回落3.6%。数据拆分来看,央行减少了对银行的投放是央行缩表的主因。具体拆解详看正文。

      2、做解释:事实上,2024 年的大多数时间,央行向银行投放规模均符合季节性规律,仅12 月与季节性规律产生明显背离。从这一行为对央行总资产的拉动来看,截至2024 年11 月该行为对央行总资产的拉动仍有0.2%,12 月急转直下至-6.4%。这似乎意味着央行的缩表并非全年的动作,而是12 月的单月扰动。

      3、看高频:央行向银行投放(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MLF 净投放+逆回购净投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净投放+买断式逆回购净投资+其他(SLF 等),考虑到数据可得性,高频数据我们观察逆回购+MLF+买断式逆回购的三者投放规模来看,2025 年1 月,这三者的净投放规模快速抬升,这似乎对应着央行12 月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收缩只是个偶然,并非传达央行货币政策态度。

      当下央行宽松或对资本市场推波助澜,但宽松时点或伺机而动1、当下的货币叙事:2024 年货币运行的一个重要叙事在于,居民存款搬家至非银机构,但非银机构对实体经济投资意愿不足。数据来看,2024 年,实体部门向非银部门投放资金同比增长2.4 万亿,而非银机构向实体投放资金同比2023 年基本持平。

      2、上述货币叙事产生的影响:非银存款规模大幅增长,但非银自身没有增加对实体的投资,资金淤积在非银账户。在此情境下,一方面推动了债券收益率的下行,另一方面带动了股票市场的成交金额的走高。

      3、未来上述叙事能否延续?一方面当下PPI 价格仍然偏弱,非银在实体投资意愿短期预计仍然不高,另一方面化债叙事下,商业银行资产端的回报率预计仍将降低,这意味着商业银行仍有降低存款利率的可能。存款利率如果持续回落,居民存款仍有搬家至非银的可能。

      4、央行如果宽松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央行的货币政策在落实“适度宽松”,或会考虑对上述货币叙事的影响,因此央行具体操作可能会“伺机而动”。一方面对外而言,汇率压力是央行的重要考量,另一方面对内而言,要关注非银存款持续增长而非流向实体这一行为是否被央行定义为“资金空转”。央行短期针对“资金空转”的表述越少,在汇率压力较小的情境下,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操作的概率可能就越高。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美联储政策超预期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文若愚 日期:2025-02-1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