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制造业出海正当时 北交所企业海外发展或迎新契机
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不断稳固,“新三样”成为出海新增长极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3 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4.66 万亿美元,世界制造业增加值为16.18 万亿美元,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份额为28.80%,制造业规模连续14 年稳居全球首位,已超越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和巴西等国总和。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由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导转型。近年来中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处于较高水平并保持稳定,其中2024 年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占比达59.51%,高新技术产品出库金额占比达24.72%。作为近年来中国工业领域快速崛起之星,“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市场迎来快速发展,2020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金额为389.81 亿美元,2024 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金额为1385.70 亿美元,2020-2024 年间CAGR 达37.31%。
我国海外并购近年节奏放缓,绿地投资呈现强劲增长近年来受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我国海外并购节奏逐渐放缓。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2023 年第三季度中企跨境并购案例披露金额为40.35 亿美元,跨境并购披露金额案例数量为19 笔,中企跨境并购披露金额案例数量及披露金额均呈现下降趋势。绿地投资于近几年崛起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形式。
2021-2023 年亚洲已公开的绿地投资项目价值和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东南亚是多个热门行业出海目的地。汽车制造业为绿地投资的首要目标行业,2021-2023 年,汽车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海外绿地投资规模中排名第一,占比高达63%。
相关出海政策加速落地,北交所企业海外发展或迎来新契机系列利好政策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扫清障碍。截至2023 年底,我国已与150 多个国家和30 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 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超八成建交国。2023 年北证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为17.8%。整体角度上,2024 年上半年共有160 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存在海外业务收入,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汽车、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电子等行业。2024 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超过80%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共计9 家,其中5 家占比超过90%。2024 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超1 亿元的北交所上市公司有42 家,其中15 家在2 亿元以上。北交所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24 年上半年共有93 家公司海外收入增速为正。
重点公司: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家电+汽车零部件+化工材料1)机械设备出海:无锡鼎邦(换热设备已得到国际大型集团认可)+方盛股份(计划于马来西亚建设生产基地);2)电力设备:科润智控(设立安哥拉全资子公司)+许昌智能(拟于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3)家电:鸿智科技(积极开发国外客户);4)汽车零部件:建邦科技(增资建泰零部件);5)化工材料:贝特瑞(印尼项目已投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海外竞争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