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月17日民企座谈会的解读:从“定心丸”到“动员令”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2-18 17:52:18 评论:0

  2025 年2 月17 日,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此我们有五点解读:

      一、会议背景:经济内外承压,转型步入深化期。与2018 年民企座谈会相比,两次会议背景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新变化。相似之处在于,经济内外承压,两次会议召开之际,外部均面临特朗普加征关税威胁,内部民营经济活力不足,生产经营面临较多困难,经济增长压力明显增加。新变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当前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提振消费和物价面临“就业-收入-消费-价格-利润”循环不畅的制约,民企作为新增就业的主要提供者,是破解需求不足循环的关键。二是经济增长模式进入“土地财政—新质生产力”转型深化期,2021 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传统动能对经济的支撑明显下降,亟待新动能弥补上述增长缺口,民营企业贡献了国内7 成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新时代驱动经济转型的核心力量。三是国内民营企业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产品亮相于春晚舞台、DeepSeek“横空出世”、哪吒2 打破好莱坞影片垄断,这一系列现象级科技创新产品的涌现,点燃市场对中国供应链竞争力和科技创新的信心。四是外部环境方面,特朗普新政以来,试图快速结束俄乌冲突和中东战争,集中精力与我竞争的战略意图明显,无论是稳定增长还是顺利推进高质量转型,均需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积极参与。

      二、民营经济政策定调:从“定心丸”到“动员令”。2018 年座谈会主要针对当时民营企业发展遇到不少困难、问题和社会上存在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的情况,重点放在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希望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本次座谈会面对国内经济加速转型和中美竞争博弈加剧的新形势,重点强调要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这一方面反映出对民营企业的重视程度和期待明显更高,尤其是肯定了民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中美竞争的关键环节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表明未来政策的核心在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AI、机器人、新能源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心领域,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有望明显加大,“鼓励”的态度将多于“规范”。

      三、从参会企业看重点支持方向:硬科技含量高,AI、机器人、新能源、农业或是重中之重。2018 年座谈会10 位发言的民营企业家代表,基本全部集中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本次参会企业更多地分布在科技、智能领域和民生消费行业,硬科技含量更高,更聚焦于新质生产力。具体看,本次发言的6 位企业家中,华为(信息通信)、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新希望(农牧食品)、韦尔股份(半导体)、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小米科技(信息通信),有5 位为科技、智能方向,占比超8 成,有1 位为农业方向,体现了中央对粮食食品安全的重视。

      四、具体举措:主抓落实,优化营商环境。2018 年座谈会主要针对民营企业遇到的“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三座大山,出台了减轻企业税负、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6 项针对性举措,旨在解决企业当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本次会议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反映出针对民企的政策首要是抓落实。具体举措方面,会议提出破除公平竞争的各种障碍、解决拖欠民企账款、强化执法监督、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5 方面的内容,这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中已有部署,更多聚焦于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增强发展信心。预计未来从中央到地方有望加快出台更多稳民企举措,其中《民营经济促进法》有望加快落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望提速,地方化债资源将更多用于解决拖欠账款,对民企的金融支持力度也有望加大。

      五、市场影响:提升风险偏好,推动估值修复。从基本面看,本次座谈会对提振民企信心大有裨益,短期有利于增强民企投资意愿,畅通国内“就业-收入-消费”大循环,中长期有利于鼓励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平稳增长形成重要支撑。从风险偏好和估值角度看,近期DeepSeek、宇树科技等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新突破,叠加本次民营企业座谈会政策的积极定调,有望进一步增强市场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信心与认可,推动中国科技股及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未来,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的关注点可能从“低估值修复”逐步转向“技术护城河”的逻辑,A 股市场风险偏好和估值中枢提升存在较多支撑。但市场反弹的高度和持续时间,与国内经济企稳密切相关,宏观政策加力推动经济循环恢复,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仍是市场行稳致远的重要前提。

      风险提示:尽管2025 年座谈会释放了积极信号,但仍需关注以下风险:一是政策落地和效果不及预期,如地方执行层面可能因财政压力导致账款清理不及预期;二是技术转化瓶颈约束超预期,如部分前沿领域(如光刻机、高端芯片)研发周期长,短期难以形成收入贡献;三是国内经济恢复大幅低于预期;四是外部冲击超预期。

机构:湖南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员:伍超明/胡文艳/李沫 日期:2025-02-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