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AI专题报告(一):制药篇:大鹏一日同风起,AI医疗启新篇
AI技术快速发展,医疗健康是AI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医疗健康产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变革期,ARKInvest近期所发布的《BigIdeas2025》提到利用人工智能来“操作”数据将颠覆诊断、药物发现和治疗。医疗健康是AI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医疗保健板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2年的137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553亿美元,CAGR为35.5%,是人工智能应用最大的领域,具备广阔前景及想象空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正迎来自身的“Deepseek时刻”。建议关注:1)AI+制药;2)AI+多组学;3)AI+精准诊断;4)AI+影像设备;5)AI+家用;6)AI+智慧医疗。
药物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高、成功率低,“AI+”方案有望解决痛点。一款新药成功上市销售大约需要花费十年以上的时间,药物发现阶段从靶点到苗头化合物再到先导化合物优化过程,整体成功率为51%,临床研究阶段的整体成功率仅为12.9%。资金花费上,一款药物从研发到上市销售,平均需要投入8-23亿美元,上市后还要投入超过3亿美元。与传统药物研发对比,AI制药更具有优势:AI制药方法可以对数十亿个分子进行筛选,缩小实际需要合成和筛选的分子数量范围,在2-3年内仅需合成及测试数百个分子;可以定制生成数百个苗头分子,探索未知分子,提高药物研发的创新性;能够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减少需要实验室验证的分子数量,节约验证和测试时间。
AI研发的药物逐步进入临床阶段,且药物类型多样。尽管当前暂时没有利用AI制药技术研发的药物成功获批上市,但通过公开的数据库检索,2015年-2023年累计有75个分子应用AI制药技术开发并进入临床研究,2023年有67条管线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中45条管线处于临床I期研究,19条管线处于临床II期研究,2条管线处于临床III期阶段。对AI制药开发的分子类型统计发现,2023年AI技术在小分子药物的发现中应用较多,67项临床研究中22项为小分子药物发现、4项为抗体发现、6项为疫苗发现。
投资建议:关注AI制药领域进展及具备潜力的海内外前沿公司。以“AI+CRO”、“AI+Biotech”为典型的商业模式,AI制药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上市/非上市公司。除此之外,以赛诺菲、GSK、强生为代表的大药企亦在积极布局AI制药领域,一方面运用AI技术加强数据管理决策并深度融合至药物开发流程之中,一方面不断加强与AI制药专业公司合作,运用后者专业的技术平台,赋能药物发现和临床试验。建议关注AI制药领域进展及具备潜力的海内外前沿公司:晶泰控股-P、皓元医药、药石科技、药明康德、成都先导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