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专题报告(一):从多邻国的成功经验,探析中国本土教育企业“AI+”战略的路径异同
核心观点
行业总览:技术跃迁与政策红利驱动AI教育加速发展。据艾瑞咨询2024年8月报告,2024年中国教育科技市场合计约3000亿元规模,其中C端市场占比超90%,同时AI渗透率仅约7%(口径为市场规模中AI技术贡献占比),渗透提升空间巨大。AI通过自动内容生成降低边际成本,依托自适应学习系统实现精准教学,同时以知识库、交互工具拓展场景边界,传统教育行业的“高质量、大规模、个性化”不可能三角有望在AI技术下被打破,AI正成为优化教育供给的核心驱动因素。近期高性能、低成本、开源的DeepseekR1问世,在技术层面继续助推AI教育发展,包括有道、好未来等在内教育企业陆续接入,叠加政策顶层规划,国内AI教育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期。
千亿多邻国成长启示录:AI赋能打造C端寓教于乐场景。多邻国是目前全球最受欢迎的在线教育平台,上市以来单季收入增速同比维持40%及以上,加大AI渗透后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4年前三季度可比净利同比增长1890%。多邻国增长飞轮基于其Freemium模式下的用户漏斗:1)用户增长:借助AI生成大量免费课程引流,降低用户门槛、打造社区氛围;2)用户留存:借助自研AI系统精准提供课程,同时利用大数据A/B测试优化消息推送机制,提升用户留存度;3)用户付费:利用AI打造互动性更强的DuolingoMax产品,构筑Super-Max多层级订阅服务,同时利用AI加速课程迭代,提升用户付费及续费率;4)循环:基于大量用户数据迭代优化技术产品。国内教育企业可沿两条路径借鉴:用途上利用AI规模生产、以算法优化教学、打造强即时性、互动性课程等;引流策略上,基于AI降本可提供低价/免费内容打开流量入口,取得数据要素积累先发优势,开启增长飞轮开关。
不同于多邻国,国内教育企业AI实践更多在软硬件两侧同时发力。1)有道:软件端有基于自研教育大模型“子曰”的有道小P,硬件端已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近期推出融合DeepSeek-R1的首款AI原生硬件SpaceOne;2)好未来:以MathGPT数学大模型为核心,软件端打造“九章随时问”,硬件端学而思学习机已占据学习平板高端市场重要市场地位;3)豆神教育:软件端依托核心名师IP及教培数据优势,推出“豆神AI”产品,从答疑工具升级为教学主体,硬件端规划便携式智能硬件“小豆”等产品;4)盛通股份:硬件端打造中鸣机器人编程教具将抽象编程语言转化为实体机器人便于理解,软件端接入Deepseek打造支持自然语言对话与智能决策的教育硬件平台。5)天立国际控股:场景上以AI自习室(借助智能平板硬件)与启鸣云校(软件)切入C端校园场景,验证短期冲刺平均提分36分效能提升。
投资建议:DeepSeek大模型技术突破将成为2025年中国AI教育领域产品持续落地的关键驱动因素。随着行情演绎,就AI教育主题,我们认为市场正从“泛题材”切换至产品商业化路径及可持续商业模式搭建的实质性验证上。借鉴多邻国以AI打造C端寓教于乐场景成功经验,同时考虑中国用户消费偏好有别于美国(硬件付费意愿相对高于软件付费),我们看好K12教育率先跑出可验证的产品及商业模式。从产品投产进度和市场验证来看,首先建议关注有道、好未来、豆神教育、盛通股份、天立国际控股等公司;此外,其他教育公司都积极拥抱AI技术,我们密切关注后来居上的潜在机会。
风险提示:技术伦理监管趋严、硬件同质化竞争加剧、教育数据安全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