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周市场复盘(2月第3周):科创50创阶段性新高
本周A 股呈现“先抑后扬”格局,创业板指与科创50 彰显高弹性。主要指数均收涨,但科技主线主导的特征显著。科创50 指数以单周7.07%的涨幅领跑市场,创下2023 年4 月以来新高;中证1000 和创业板指表现紧随其后。上证50 和沪深300 等大盘相对弹性较弱,表现靠后。市场本周情绪高涨,量能方面出现阶梯式放量特征,全周日均成交额达1.9 万亿元,其中21 日单日成交额突破2.2 万亿元,创去年12 月以来新高,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AI+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持续主导市场。前半周,前期涨幅过快的DeepSeek概念股大幅回调,映射市场对于前期热点开始兑现离场。但后半周伴随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的超预期资本开支指引,市场重新聚焦国产硬件的机遇。液冷服务器、国产GPU 及半导体设备等板块接力爆发,显示资金对底层基础设施建设的认可。政策端,湖南省500 亿智算项目及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规划进一步强化算力国产替代预期,产业链从“主题β”向“订单驱动α”的切换正在加速。此外,市场对具身智能的期待推升机器人板块成为新焦点。马斯克Grok3模型发布对多模态交互的突破,“人形机器人+家庭服务”场景打开万亿想象空间。
本周涨幅靠前的板块仍然来自于AI 产业链的拉动,通信、机械和电子涨幅前三。具体来看,通信板块受益于AI 算力基建需求爆发,运营商价值重估。阿里巴巴财报透露未来三年将投入超千亿加码AI 算力,刺激数据中心及通信设备需求,叠加湖南省超500 亿智算项目落地,液冷服务器、光模块等配套技术商业化提速。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涨停,与算力网络布局及国产替代政策(北京集成电路产业投资规划)直接相关。机械设备方面,人形机器人+工业自动化主导下,具身智能催化量产预期。特斯拉Grok3 模型突破多模态交互,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预期强化(此前高盛预计市场规模60 亿美元)。
板块内减速器、伺服系统等核心零部件领涨。政策端工信部《新型制造业行动方案》推动高端装备国产化,自动化设备、工业母机补涨需求释放。电子方面,半导体+消费电子双轮驱动,AI 硬件国产化加速。苹果AI 眼镜、Meta 智能硬件测试标准落地,镜片、传感器等供应链受益。京东方等面板龙头随设备更新周期反弹,行业估值修复。
大类资产:1)恒指领涨全球。2)美元指数下跌0.14%。3)现货黄金上涨1.8%。
未来两周重点关注:1)国内:3 月1 日,2 月PMI。2)海外:3 月3 日,美国2 月制造业PMI;3 月7 日,美国2 月非农就业数据。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失效,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海外金融风险超预期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