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通威HJT组件效率创纪录,2024国内风机订单集中度下降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2-24 00:13:16 评论:0

  本周(2025.2.17-2025.2.21)新能源细分板块行情回顾。风电指数(866044.WI)下跌0.03%,跑输沪深300指数1.03个百分点。截至本周,风电板块PE_TTM估值约19.71倍。本周申万光伏设备指数(801735.SI)下跌0.75%,其中,申万光伏电池组件指数上涨0.36%,申万光伏加工设备指数上涨1.94%,申万光伏辅材指数下跌0.05%,当前光伏板块市盈率约34.2倍。本周储能指数(884790.WI)上涨7.91%,当前储能板块整体市盈率为28.12倍;氢能指数(8841063.WI)上涨4.57%,当前氢能板块整体市盈率为32.4倍。

  本周重点话题

  风电:2024年国内风机订单集中度下降。近期,伍德麦肯兹发布2024年度中国风电整机商风机订单量排名数据,2024年国内新签风机订单量达到180GW,同比增长83%。与2023年前三家合计订单占比超过50%、前五家合计订单占比超过75%相比,2024年的订单集中度有所下降。2024年订单集中度的下降一方面可能受市场蛋糕快速增长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前五家以外的风机企业市场拓展力度的加大,其中排名6-8位的东方电气、中车风电、电气风电2024年订单份额均同比提升,东方电气的提升幅度较大。与前五家头部风机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不同,排名6-8位的风机企业均为央国企旗下的子公司,2024年的份额变化情况反映了在能源转型背景下这些相关的央国企装备制造企业加大了对风机制造业务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尽管国家层面积极号召行业自律和反内卷,根据伍德麦肯兹的数据,2024年四季度国内陆上和海上风电机组平均中标价格分别环比回升6%和2%,但考虑到行业集中度的下降以及央国企风机企业投入力度的加大,风电整机竞争格局的优化仍然任重道远。

  光伏:通威异质结组件刷新效率纪录。2月21日,通威股份光伏技术中心宣布,经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测试,在2384*1303mm标准组件尺寸下,通威THC210高效异质结组件功率达到783.2瓦,转换效率突破25.21%,这是自2023年来通威第10次刷新异质结组件功率与效率纪录。根据通威股份披露信息,公司主要从双面微晶技术、铜互连无银金属化、0BB组件技术三方面构建“降本增效”生态链,三效叠加推动HJT规模化量产,公司2022年7月完成行业首条双面微晶HJT电池的开发,目前铜互连技术已形成行业领先的可GW量产的THL整体方案。近期,奥特维成功获得某光伏异质结龙头的批量HJT0BB串焊机升级确认,采用焊接+印胶的工艺,产能合计超10GW,表明异质结头部企业开

  启全面导入0BB。根据SOLARZOOM的统计,2024年国内异质结组件总招标规模达17.6GW,同比实现大幅度增长。综合来看,尽管2024年以来异质结技术相对低调,但新技术的导入以及市场端的拓展仍在快速推进,未来仍具发展潜力。

  储能&氢能: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旨在推动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产业体系加速完善,培育3—5家生态主导型企业;产品性能显著增强,储能系统能量转化效率提升,安全性大幅提高;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满足多领域需求。技术创新方面,文件强调了多元化新型储能本体技术的发展,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并提成集成调控和安全技术的突破。产业协同方面,文件强调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供需关系,加强资源保障。此外,文件提出着重提升标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整体而言,文件从供给侧为国内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引,有望推动国内新型储能摆脱无序内卷,竞争格局进一步优化,技术水平和安全性能进一步提升,逐步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投资建议。风电方面,国内海上风电景气向上,出口形势向好,漂浮式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建议重点关注明阳智能、东方电缆、亚星锚链等;陆上风电需求有望超预期,整机价格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建议关注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光伏方面,BC电池产业趋势显现,重点关注帝尔激光、隆基绿能、爱旭股份;同时,积极关注政策引导和行业自律可能带来的组件、硅料等环节竞争形势优化,关注通威股份等。储能方面,海外大储竞争格局和盈利能力较好,需求增长确定性较强,重点关注阳光电源、上能电气;户储市场多点开花,建议关注在新兴市场扎实布局的德业股份等。氢能方面,建议关注积极卡位电解槽赛道、进入中能建短名单的华光环能,以及燃料电池系统环节领先的参与者亿华通等。

  风险提示。1)电力需求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风电、光伏受宏观经济和用电需求的影响较大,如果电力需求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新能源的开发节奏。2)部分环节竞争加剧的风险。在双碳政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风电、光伏制造领域,部分环节可能因为参与者增加而竞争加剧。3)贸易保护现象加剧的风险。国内光伏制造、风电零部件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部分环节出口比例较高,如果全球贸易保护现象加剧,将对相关出口企业产生不利影响。4)技术进步和降本速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海上风电仍处于平价过渡期,如果后续降本速度不及预期,将对海上风电的发展前景产生负面影响;各类新型光伏电池的发展也依赖于后续的技术进步和降本情况,可能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平安证券 皮秀,苏可,张之尧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