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移动互联网行情复盘:DEEPSEEK:AI的“IPHONE4时刻”
写在前面的话:每当市场出现“科技成长牛”预期,投资者都要讨论2013-15 年的互联网+。起初,我们也抱着类似的想法,但随着复盘深入,我们发现2013-2015 年波澜壮阔的互联网+行情,早在2010 年iPhone4 发布就伏脉千里。现在的AI 产业趋势,尚不像应用遍地开花的2013-15,更像应用希望破土而出的2010。这篇报告,我们将系统复盘2010-2015 年移动互联网行情,思考异同,展望未来。
我们复盘2010-2025 年移动互联网行情,主要分为硬件和应用两条线索:
一、消费电子:从成长到周期成长
iPhone 4 解锁移动互联网时代。6 月末iPhone4 在欧美日正式上市后,市场才意识到这款手机的历史意义,7 月电子行情主升浪开启。进入苹果供应链的莱宝高科、歌尔声学、德赛电池等,率先兑现高成长性,成为本轮行情核心。市场预期iPhone4 引领智能手机创新 + 广大后来者竞相追逐,共同推升产业趋势浪潮,基于“手机如何优化用户体验”的想象,各类元器件主题行情轮动。
先硬件后应用,应用表现更持续。2010 年10 月10 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被纳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TMT 行情再加速,但演绎核心切换至应用。移动互联网应用跑赢电子的波段从2010 年10 月开始,持续至2011 年初。当时A 股纯正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标的有限,互联网应用概念股主要有两类,移动增值服务商是核心标的,各类应用想象(移动支付、云计算、物联网等)此起彼伏。
后iPhone4 时代:消费电子回归周期成长,但不乏结构性机会。产能快速扩张预期 + 低中期性价比,2010 年末消费电子行情见顶,后续国产中低端手机放量,零部件常常增收不增利。但2011 年后消费电子还有Alpha 机会:1)低成本优势 + 强大执行力,抢占红海市场(典型公司欧菲光);2)横向拓展 + 纵向整合,推进平台化(典型公司立讯精密);3)进入果链的公司数量增加,队伍壮大。
二、移动互联网应用:从单点突破到全面开花
2013 年移动互联网应用基建基本完成,应用生态化初具。2013 年末智能手机渗透率加速趋势接近尾声,3G 技术渗透率来到高点,移动互联网应用所需的各类基础功能,包括语音、LBS 定位、移动支付基本成熟,应用商店模式确立主流地位,产业组织形式正式颠覆。移动互联网应用正式走向成长期。
重度化与证券化率提升共振,手游行情2013 年登上舞台。13 年4-5 月,手游产品高流水接力高票房,成为传媒行情驱动。7-8 月“钱荒”结束后,手游并购潮爆发,行情强动量。10 月初,创业板IPO 开闸预期升温,创业板进入消化中期性价比阶段,但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远未结束。另外,2013 年的应用成长期确立后,多个方面资产价格都有映射:
电子占优切换至传媒占优、服务器开始全面跑赢消费电子、移动支付行情回到2010 年主题投资高点。
互联网金融:牛市乐观预期的凝聚。移动支付(后续内涵外延扩展至互联网金融)的成长期,自2013 年下半年开启,2014 年移动支付快速铺开 + 创业板消化中期性价比 +并购重组加速提高TMT 证券化率后,2015 年初的互联网+行情水到渠成。
三、我们的思考:神似2010,DeepSeek 开启AI 的“iPhone4”时刻和移动互联网类似,AI 是具备牛市级别潜力的产业趋势。DeepSeek 提升了应用兑现的概率,可类比2010 年6 月iPhone4 推出后加速移动互联网应用落地概率的时刻。长期来看,“以GPT 为代表的大模型诞生(2023)——DeepSeek 提高AI 应用落地概率(2025)——AGI 最终实现”,可类比“智能手机诞生(2010 年前)——iPhone4提高应用落地概率(2010)——移动互联网应用爆发(2013-2015)”。当前的国内AI 行情,本质上是对远期产业趋势成长投资的抢跑,也会类似2010 年,硬件+软件、成长+主题均有涉及,直至中期性价比约束出现。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行情演绎都有纵深。硬件端:果链成长投资 + 零部件创新主题投资(2010)——消费电子周期成长阶段Alpha 投资(2011-2013,本质是中国制造红利的释放)——应用卖铲人成长投资(2013-2015)。应用端:“信息基建铺设和设备渗透——新功能完善——基于新功能的爆款应用出现——产业竞合加速成长浪潮——产业组织形式完成更迭”的过程,会陆续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出现、反复启动中期趋势行情,直至应用全面开花,演绎对总量行情的乐观预期。
2025 年和2010 年的不同:科技证券化率、市场投资审美变化已经具备多年积累。2010 年6 月,TMT(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占全A 市值比重仅5.7%,2013-15 年并购加速TMT 证券化后,TMT 占全A 市值比重才来到10%以上。这一次,应用进步对总量预期的提振,可能不必等到应用全面爆发之时:2025 年1 月,TMT 占全A 市值比重已提升至19.9%;A 股拥抱接纳新经济的耕耘、创业板和科创板的改革的持续推进、鼓励龙头企业回归A 股和港股的制度优化,即将开花结果。2010 年是公募“超配转型经济,低配传统经济”的起点,TMT 刚刚重回超配,市场对新经济的认识尚不充分,但是在2015 年科技互联网牛市、2020-2021 年赛道投资与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正循环过后,2025 年成长的投资审美早已深入人心。
结构变化上,把握产业趋势的重点驱动逻辑切换。硬件端,目前是AI 应用从主题投资向成长投资的过渡期,还不到AI 算力全面跑输应用的时间。而硬件的周期成长属性,并不代表0-1 突破后格局恶化就没机会,盈利能力受行业基本面回落影响的时间,也是捕捉结构性创新、布局下一轮基本面改善周期领涨结构的时间。应用端,AI 应用可能会演绎爆款点状出现(互联网2011-12 年)到应用逐步爆发(互联网2013-15 年)的过程,每个阶段可能都有结构性机会(11 年微博、12 年微信、13 年手游、14 年互联网金融、15 年互联网+),但领涨方向也会出现切换。
性价比分析是择时的重要参考,但有产业纵深的方向,短期择时可能并不重要;短期性价比休整后注意领涨方向切换。
电子在2010 年2 月、9-12 月,传媒在2013 年4 月、6 月行情中,短期性价比尚未充分调整就重新上行,而指数则体现为开启一个震荡休整波段,新催化后延续中期上行趋势。在部分行情中,震荡休整后领涨方向切换:2010 年10月电子休整后,领涨方向由消费电子切换至移动互联网应用;2013 年3-4 月传媒休整,领涨方向由“炒电影票房”切换至“炒游戏流水”,6 月传媒休整,领涨方向由手游切换至手游并购+其他领域并购。
产业趋势行情高点的长期性价比约束是多少?全市场/公募含互联网量约40%,当前尚有距离。2015 年12 月,全A互联网概念公司市值占比达到40%,公募配置比例达到38.6%。截至2025/2/12,A股的AI 概念公司市值占比14.1%,占公募24Q4 持仓比例为14.4%,未来A 股市场含AI 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风险提示:AI 技术及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历史不代表未来;行业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