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周报:国内海外共振,人形机器人的“1-10时刻”
海内外共振,人形机器人开启“1-10时刻”
海外:Figure近期发布重磅模型Helix,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通用“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Helix可以通过自然语言让两台机器人完成家用场景工作,具有强大的泛化能力,将应用场景由从特定场景拓展至到泛化场景,并且大幅减少了机器人走向量产所需的训练时长和数据量。Figure估值一年间翻了15倍至395亿美元,并计划再融资15亿美元加速落地。同期1X也发布了重大更新,家用双足机器人NEO Gamma在家庭场景里“大显身手”,通过大语言模型(LLM)进行自然语言交流,将多项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加速人形机器人向家庭场景等消费端渗透。英伟达投资的机器人公司Field AI,一年间估值大幅增长四倍至20亿美金,目前正准备数亿美元融资。我们认为,海外机器人公司几乎同一时间发布重大更新,一年间Figure估值翻了15倍,Field AI估值翻了4倍,不仅代表了人形机器人新技术突破,也反应了走出实验室向场景落地的时机已经成熟,人形机器人的“1-10时刻”真正来临。
国内:2月17日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宇树科技、华为、DeepSeek等科技企业悉数参加,明确对产业的支持和重视,人形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新兴科技领域的突破和崛起。近期宇树亮相2025全球开发者大会,携人形机器人G1与机械狗Go2引领AI新风潮;中国移动成立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致力“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运营商”;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汽车产业链公司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2025年以来A股、H股人形机器人指数分别上涨38%、31%,一级市场如宇树等公司老股被抢购。全球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获得资本青睐,聚焦重点从大模型转向整机,量产成为核心,海内外共振,中国的优势从供应链延伸到整机。
手握“落地场景”和“高效供应链”两大武器,国产优势突出
随着人形机器人走向量产,应用场景成为落地关键。我国凭借全球制造业领头羊地位及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应用场景上具有显著优势。在政策扶持和动员能力优势下,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建设走在全球前列。2月23日,深圳市政府宣布近期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并对机器人开放应用场景应用提供支持;2月22日,中国移动成立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投入上亿资金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并计划2025年在养老院或者社区进行试点落地。我国拥有的完整硬件产业链和量产能力优势,并涌现出宇树、智元机器人等一批优秀的机器人企业,量产阶段有望领跑全球,全面看好人形机器人板块,包括运控(“小脑”)、丝杠、灵巧手、传感器、电机及减速器等核心部件。
投资建议
海内外共振,人形机器人量产落地加速,开启“1-10时刻”。中国具备应用场景优势和完整硬件产业链,量产阶段有望领跑全球,全面看好人形机器人板块。重点关注核心硬件方向。(1)执行器推荐标的:震裕科技,受益标的拓普集团、三花智控、零部件拓展至关节总成的国产供应链的中鼎股份;(2)“小脑”推荐标的:雷赛智能,受益标的固高科技;(3)丝杠推荐标的:五洲新春、震裕科技、恒立液压;(4)灵巧手受益标的:兆威机电、丰立智能、隆盛科技;(5)传感器受益标的:安培龙、芯动联科、东华测试;(6)电机受益标的:步科股份;(7)减速器受益标的:中大力德。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机器人量产不及预期;供应链发展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