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研究周报:监管传递融资“暖意”,土拍市场逐步升温
行业追踪(2025.2.16-2025.2.22)
证监会、金管局传递地产融资“暖意”
25年2月17日,证监会提出“统筹做好房地产企业融资支持和债券违约风险防控”。2月19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提出“要用好‘白名单’机制,打好房地产各项融资工具‘组合拳’,满足包括民营房企在内的各类房地产企业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合理融资需求。”上述表态如“满足包括民企在内的……不同环节、阶段的合理融资需求”为首次出现,结合证监会对房企融资的积极表态,一定程度传递对房企融资支持的范围、渠道及力度或存在潜在扩大空间。我们认为,在供给侧出清临近收尾、需求侧企稳逐步确立的背景下,针对企业的融资支持或有利于重新推动周期上行,如“国央企”融资扶持利好其财务杠杆的增加、“未出险民企”利好其债务化解,“已出险房企”利好存量交付;未来融资政策支持仍将基于已有框架,加大力度。政策催化下“由量到价”积极传导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月,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略降;一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从房价走势看,各能级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同比降幅持续收窄,反映四季度以来政策效应带动的成交量提升向价格端积极传导,微观层面表现为“新房价格折扣减小、二手房议价空间收窄”。需要注意的是,1月相较12月,一线城市二手价格环比增幅收窄,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幅持平。我们认为,修复动能放缓除春节假期扰动外,或受前期政策效力渐弱影响。当前时点,二手成交量表现仍是决定未来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并将同步影响新房价格。在3月小阳春维持现有热度的假设下,仍需聚焦4-6月二手成交量,若量能持续减弱,不排除价格二次下探的风险。
土拍热度改善提振市场信心
2025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郑州、成都、苏州等多地土拍出现溢价率超过20%的地块。“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认为,2025年以来高能级城市土拍呈现良好热度,一方面或得益于2024年四季度基本面改善提升房企投资信心,另一方面或受核心区优质地块供给增加、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所致。此外,近期如杭州受益于高科技企业聚集,楼市及土地预期同样获得提振。高溢价土地成交或推动高能级城市新房均价上行,同时优质供货有望吸引改善需求入市,多数城市短期或呈现“供应总量减少、核心供给增加、外围逐步去库”的特征,而不同城市的库存周期差异或将决定其分化走势、周期筑底所需时长及价格水平下限。
2月新房、二手房同比增速改善
新房市场本周成交222万平,月度同比+32.53%,相较上月改善53.37pct;累计库存10502万平,一线去化加速,二线三线及以下去化放缓。二手房市场本周成交179万平,月度同比+119.80%,相较上月改善106.35pct。2月10日-16日,土地市场本周成交建面2305万平,滚动12周同比-5.03%;成交总额309亿元,滚动12周同比-5.58%;全国平均溢价率4.91%,滚动12周同比+2.79pct。
本周申万房地产指数-1.58%,较上周下跌3.60pct,涨幅排名29/31,跑输沪深300指数2.58pct。H股方面,本周Wind香港房地产指数-0.90%,较上周下降5.38pct,涨幅排序9/11,跑输恒生指数4.69pct;克而瑞内房股领先指数为-0.87%,较上周下跌6.15pct。投资建议:政治局会议表态“促进房地产行业止跌企稳”,基本面拐点或将近,增量政策预期持续。交易端,市场“底部共识”增强,“短线政策博弈+中长期估值修复”逻辑更加顺畅。配置方向上,我们建议优先考虑①非国央企受益于化债、政策纾困、需求改善等多重逻辑下的困境反转;②具备投资及改善产品优势的龙头房企独有的周期韧性;③区域型企业其城市基本面分化及市占率提升逻辑;④二手中介受益于存量交易景气度提升。其中,低估值优质非国企及地方型企业受益于融资、收储等政策的弹性空间或更大。
标的方面,建议关注1)未出险优质非国央企:龙湖集团、金地集团、新城控股、绿城中国、滨江集团等。2)地方国企:越秀地产、城建发展、建发国际集团等。3)龙头央企:中国海外发展、招商蛇口、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等;4)优质物管:中海物业、保利物业、华润万象生活、万物云、招商积余;5)租赁企业:贝壳(和海外组联合覆盖)。
风险提示:行业信用风险蔓延;行业销售下行超预期;因城施策力度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