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AI眼镜行业逐步规范,产业化发展加速
核心观点
事件:2月19日,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S-DreamLab,从基本配置、音频、图像、防抖、交互、续航、安全隐私7个模块、超60个测试项对RayBan-MetaWayfarer智能眼镜的主要使用场景和功能进行全面、客观的功能、性能、可用性和可靠性测试。
AI眼镜快速落地消费级市场:相比于VR眼镜、AR眼镜等产品,AI眼镜具有外观、价格接近传统眼镜,且技术成熟度更高的特性。因此,可以在不改变用户习惯的情况下提供增值服务,符合“渐进式创新”规律,更容易在消费级市场落地。现象级硬件新品RayBanMeta的销售情况同样印证了AI眼镜在C端的强势突破。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为152万台,同比增长533%。其中,RayBanMeta销量为142万台,相比于2021年9月推出的RayBanStories约30万副的销量,增长超过300%。
多家厂商入场,信通院推进行业规范、加速产业化发展:2025年,不仅RayBanMeta的热潮并未褪去,还有更多的厂商进入市场。在2025CES展会上,智能眼镜成了绝对的主角。根据VR陀螺不完全统计,CES现场展示的AI以及AR眼镜(同系列的SKU算一个)数量达到47款。雷鸟创新、大朋雷神科技等品牌厂商和歌尔股份、中科创达等供应链厂商纷纷展示了眼镜产品和方案。日前,AI眼镜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评价标准,产品良秀不齐中国信通院启动AI眼镜专项测试,预示着行业标准化的提速,也为眼镜厂商的研发选代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加速AI眼镜产业化发展进程
AI眼镜有望迎“iPhone时刻”,AR+AI眼镜融台为必然趋势:近期,DeepSeek对端侧模型的推动更是给智能眼镜的发展添柴加薪,wellsennXR预计2025年AI眼镜出货量将达到350万副,同比增长130%,2030年AI眼镜销量将快速增长至9000万副,AI眼镜即将迎来“iPhone时刻”。相比于手机、电脑、VR头显等设备,AR眼镜不仅是最适合全天佩戴且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智能设备,可以真正的实现“计算设备隐形化”。同时,AR眼镜也最靠近人体三大重要感官(眼镜、嘴巴和耳朵),因此被认为是大模型的理想载体。AR可以拓宽人类视觉边界,AI可以增强认知效率,两者交叉融合可以改变人机交互方式,重塑生产力关系。AR眼镜和AI的融合是人类感知系统的外延革命,也是必然趋势。
投资建议:看好AI眼镜的快速渗透和AR+AI眼镜的融合,建议关注AR眼镜、AI眼镜产业链公司:水晶光电、腾景科技、韦尔股份、亿道信息、天键股份、佳禾智能、歌尔股份。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AI眼镜渗透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选代和产品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