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垃圾焚烧行业如何受益于IDC/零碳智算中心?
1.为什么垃圾焚烧+IDC具备可能性?
1.1条件一:可再生能源——绿电或将逐渐成为降低IDC能耗的重要一环
据《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绿色算力指数白皮书》:随着PUE优化空间的不断缩小以及数据中心耗电量的不断增加,针对数据中心应用绿色电力逐渐成为降低碳排放的关键。政策端,2023年发改委《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提出相关建设目标: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
1.2条件二:利用小时数稳定——或可满足数据中心对电力可靠性的要求
数据中心对电力可靠性的要求较高,而垃圾生产量相对刚性的情况下,多个上市垃圾焚烧公司的年利用小时数可维持在6000小时以上,瀚蓝等公司最高甚至可以做到8000小时以上。年内波动方面,垃圾焚烧项目的发电量与垃圾进厂量和垃圾热值相关,季节波动性相对较小。
假设某垃圾焚烧项目:产能1000吨/日、产能利用率100%、年内日均吨上网电量320度,则该项目的年上网电量可达1.17亿度电,可供一个拥有2000台以上机柜的IDC项目一年使用(假设单台机柜功率5kw、PUE1.3)。
1.3条件三:布局城市周边——或可配套建设边缘计算中心,降低算力调用时延垃圾焚烧项目多布局在城市生活区外围,且东部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地区项目密度相对较高,我们认为,或可配套建设城市边缘计算中心,降低城市算力调用的时延。
尽管垃圾焚烧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是有一定差异的,但部分项目或是需要为二期、三期预备足够空间,或是需要进行餐厨污泥处理产业园的配套建设,其规划占地面积可能超过百亩,具备覆盖IDC项目建设的天然需要(一个2000台机柜的IDC项目占地面积可能在20亩-30亩)。
2.如何推进垃圾焚烧+IDC建设?
2.1在焚烧厂周边进行IDC建设,就近消纳垃圾焚烧产生的电能,实现绿电直供如前文,垃圾焚烧项目在发电量和占地面积上是基本可以满足IDC建设需要的,那么这一方案目前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是否能够突破电网“隔墙售电”的限制。
24年国家能源局《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已提出:探索建立通过新能源直连增加企业绿电供给的机制;除另有规定外,新型经营主体豁免申领电力业务许可证。但目前来看,建设垃圾发电直供的IDC项目,可能还需要地方政府进行协调、专事专办(如上海黎明智算中心,可就近消纳园区70%电力)。
2.2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蒸汽,配套溴化锂制冷,与液冷等设备协同降低项目PUEIDC的高耗电属性为我国电力供应(尤其是东部地区)带来一定挑战,我们认为,更低的PUE不仅是项目经济性的要求,或也是IDC项目获批和持续运营的必要条件。
3.哪些标的值得关注?
思路1:数据中心枢纽城市的地方国企,可能参与地方性示范项目:上海环境(上海);三峰环境(重庆);兴蓉环境(成都);永兴股份(广州)
思路2:项目布局分散的龙头企业,或可与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配套:光大环境—吴江项目、张家口市区项目、贵阳项目;海螺创业—贵州清镇项目、张家口张北项目;粤丰环保—韶关项目;旺能环境—浙江广泛布局
风险提示:必要政策推进缓慢、项目建设经济性不足、用地用水审批受阻、IDC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