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行业周报:乌克兰重建空间大,出海业务空间打开
投资要点:
本周观点:
1)在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或将进一步凸显。特朗普再度当选后,可能采取更严格的对华贸易限制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封锁高科技出口等,中美经贸摩擦或将加剧。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发布《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强调加强对华贸易评估,并于2月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加征10%关税,未来不排除进一步收紧贸易限制。受此影响,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国外贸企业面临更大不确定性,拓展多元化市场已成大势所趋。与此同时,“一带一路”贸易展现出较强韧性,2024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达21424.4亿美元,同比增长5.16%,增速高于整体外贸水平。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创历史新高,占中国出口总额的36.3%,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支撑。在美国市场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仅有助于降低对美贸易依赖,也将推动中国企业加快“出海”步伐,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2)今年第四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有可能召开,相关基建及工程企业或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战略,自2013年提出、2017年写入党章以来,已成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自2017年以来,我国已成功举办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受特殊宏观因素影响,2021年暂停后,2023年恢复召开第三届。若按两年一届的惯例,今年或将迎来第四届。论坛召开信息通常会在前一年底或当年年初宣布,届时,政策支持、合作协议签署及重大项目落地的预期有望提升市场信心,为相关企业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3)乌克兰战后重建投资规模庞大,相关工程及基建企业有望受益。随着美俄谈判加快推进,俄乌冲突停战预期增强,乌克兰战后重建或成全球关注焦点。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机构联合报告预计,未来十年乌克兰重建投资需求达4862亿美元,其中住房与基础设施占比近50%,或将显著拉动建筑工程及建材需求。中国企业凭借成熟技术、丰富海外经验及较强成本控制能力,有望深度参与重建。此前,中国企业已在乌克兰多个领域布局,据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经商处、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9年底,在乌直接投资存量近1.5亿美元,2021年前11个月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66.4亿美元,居同期欧亚地区首位。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化学、中国中铁、中工国际等企业已积累本地化经验,未来有望在工程承包、设备供应及运维等环节受益,推动业务增长。
市场回顾:
1)行业:本周上证指数上涨0.97%、深证成指上涨2.25%、创业板指上涨2.99%,同期申万建筑装饰指数下滑0.45%。申万建筑子板块中,国际工程、钢结构、其他专业工程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90%、4.88%、3.41%。
2)个股:本周申万建筑共有78只股票上涨,涨幅前五的分别为:ST元成(+23.75%)、中粮科工(+20.78%)、志特新材(+20.16%)、深桑达A(+18.77%)、霍普股份(+16.15%)。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基建/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