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一带一路点评报告:俄乌停战或带来出海基建需求
投资要点:
俄乌停战谈判正加速推进,关键阶段或已到来。当地时间2025年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结束乌克兰战争进行了“长时间且富有成效”的通话,双方同意启动谈判。两天后,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欧洲盟友应参与相关谈判,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对停战的预期。18日,美俄代表团在沙特利雅得会晤,达成四点共识,推动停战取得阶段性进展。与此同时,俄乌双方面临国内压力,长期冲突促使双方寻求出路,国际社会的调停力度持续增强。22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表示,特朗普团队全力推进俄乌谈判,并对本周内达成协议充满信心。综合当前局势,乌克兰停战或已进入关键阶段,谈判成果可能很快落地。
乌克兰战后重建投资需求庞大,预计将显著推动建筑工程及建材行业发展。根据2024年2月发布的《UKRAINEThirdRapidDamageandNeedsAssessment(RDNA3)》报告,未来十年乌克兰重建投资需求预计为4862亿美元。其中,住房领域受影响最为严重,重建需求为803亿美元;交通基础设施损害为336亿美元,重建需求为737亿美元;能源领域损害为106亿美元,重建需求为471亿美元。供水、卫生及市政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同样较大。总体来看,乌克兰战后重建将大力推动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及建材行业,尤其是水泥、钢铁等基础建材的需求。
中国与乌克兰长期保持密切的经贸合作,涵盖投资、工程承包和贸易等领域。截至2019年底,中国对乌克兰的直接投资存量近1.5亿美元,涉及能源、基础设施、农业等领域。2021年前11个月,中资企业在乌签订工程合同额达到66.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位居中方在欧亚地区国家首位。乌克兰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早期支持国,中国近年来也是其最大贸易伙伴和农产品最大出口国。随着乌克兰战后重建推进,双方合作有望深化,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基建及专业工程龙头有望受益于乌克兰战后重建,凭借先发优势推动业绩增长。中国基建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核心技术,能够快速推进复杂项目。乌克兰重建涉及交通、电力、住房等多个领域,中国企业有望深度参与并受益。过去,中国企业已在乌承接风电、公路、光伏、垃圾电站、地铁等项目,积累了本地化经验。若俄乌局势缓和,战后重建加速,相关企业有望迎来业务增量,争取新合同并恢复中断项目,进一步推动业绩增长。
投资分析意见:乌克兰战后重建前景逐步受到关注,预计将释放大量工程建设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增长。建议关注具备海外项目经验、工程执行能力突出且在乌克兰已有业务布局的公司,如北方国际、中工国际、中钢国际、中材国际、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中铁、中国化学等。
风险提示:俄乌局势不确定风险,重建需求及资金保障风险,企业参与度及竞争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