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链深度报告:贸易摩擦下的肌肉记忆:16-19年出口链经营图谱
上一轮贸易摩擦演绎:时断时续,关税逐步上行。2024年中国出口美国总额占中国总出口额14.7%。美国自2018年7月开始对中国部分商品征收“301关税”,2017、2018年中国出口到美国商品总额分别同增11.3%、10.8%,而2019年同降12.9%(2019年美国社零增速稳定,同增3.3%)。贸易摩擦呈现时断时续,强度持续提升:一方面关税清单从2018年4月500亿美元逐步覆盖至中国出口美国的大部分产品;另一方面关税额从10%逐步增加至25%,最终随着2019年10月中美一阶段贸易协定达成,阶段性贸易摩擦告一段落。
复盘2017-2019年,贸易摩擦影响出口链估值而非短期利润。我们选取轻工境外收入占比超60%主要企业进行复盘,2016-2019年期间:1)收入:出口链公司收入增速均值分别为21.7%/24.4%/24.7%/6.0%,美国地产周期景气上行,贸易摩擦前国内企业凭借效率&产品创新优势(企业正从OEM转向ODM),在美占比持续提升(美国进口金额中国占比从2000年7.1%提升至2017年18.0%)。贸易摩擦是2019年收入承压关键要素,头部企业一方面通过转口贸易进行规避(出口东南亚增速提升至10%+),另一方面加码产能出海。2)利润:
出口链公司当期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3.5%/30.4%/28.7%/31.8%,终端提价保证盈利合理水平,但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致2018年盈利阶段性承压。至于大家关注的“抢出口”问题,上轮贸易摩擦中“抢出口”现象并不明显,在贸易摩擦前夕(2017-2018年),宏观维度:美国家具品类各环节库销比下行;微观维度:零售商库存天数持续下降,我们判断2018年出口美国产品增加主因Fed仍处于加息周期中,直至2019年下半年才开始预防性降息,经济上行周期中经济活跃度高;3)估值:贸易摩擦期间多数出口链公司估值中枢震荡下行。其中PE(TTM)从2016年的50X左右降至2019年的20X左右水平,PB(LF)从6X左右降至3X左右水平。虽然增加的关税可顺利传导到终端(出口链公司盈利受影响有限),且出口增速虽有放缓,但依然和美国消费增速相当,但是在加关税背景下,国内面向欧美市场的产能竞争优势减弱,ROE下行导致PB中枢承压。
四处突围,多因素共振打破估值螺旋式下行。方向一:贸易摩擦影响企业CAPEX投放,若我们假设未来国内销美关税仍显著高于东南亚销美关税,则有能力布局海外的企业收入增长或将提速,贸易摩擦是中国制造业海外产能扩张的发令枪,在贸易摩擦前,国内制造业资本开支相对稳定,但2017年后各家公司显著增加资本开支且主要投向海外,如恒林股份2017年前CAPEX不足5000万元,2017年增长至2亿元,2020-2023年稳定在4亿元+,其他出口链公司(无论刚上市或早已上市)亦呈现该特点;方向二:新渠道带动跨境电商公司增长机会。跨境电商:跨境电商已成拉动我国外贸重要抓手,得益于全球网购渗透率提升&跨境电商服务链完善,以及大件品红利&Temu等新兴平台新履约模式,我们判断本土化服务能力成为跨境电商长期发展方向,如安克创新/赛维时代等企业脱颖而出,收入分别从2017年的39.0亿元/19.5亿元增至2023年的175.0亿元/65.6亿元,显著快于代工出口增长。方向三:代工出海转型为品牌出海(OEM/ODM转OBM)。随着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代工企业面临利润空间缩小、议价能力受限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从代工向品牌出海转型。如2014年浙江正特自主品牌采用跨境电商模式在海外开展销售;2016年匠心家居自主设计、开发的智能家居批量进入美国前100位家具零售商门店。
风险提示:全球宏观波动风险;出口美国产品关税上升风险;海外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