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专题研究:CPU-GPU接口技术迭代,B300开创新蓝海
1、Intel/AMD主导生态,Socket厂商多强并立
在处理器接口技术领域,CPU Socket长期由Intel/AMD主导生态,形成高专利壁垒的集中化竞争格局。当前全球主流连接器厂商呈现多强并立态势:鸿腾精密、LOTES等国际大厂已实现对Intel、AMD产品的规模化出货。大陆厂商中,得润电子率先通过Intel认证实现量产突破,华丰科技则在国产服务器CPU socket领域完成研发突破,推动自主可控进程。从供应格局看,头部厂商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主导。
技术演进方面,CPU socket持续向高密度连接演进。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CPU的引脚数量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像华为、AMD等公司推出的高引脚数量CPU(如1万pin的CPU),对Socket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密度的引脚布局,同时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挑战。
2、B300采用Socket,Socket迎来新蓝海
NVIDIA即将推出的B300系列AI GPU可能首次采用socket架构,颠覆传统方式。该设计使单个GPU对应1个socket接口,预计2025-2026年相关产品将达百万级出货。相较传统方案,GPU socket优势显著:其一,可维护性提升使ODM厂商生产良率提高;其二,模块化设计规避芯片捆绑销售争议;其三,插座设计可以更好地支持功率交付和热管理,因为插座可以针对这些高性能组件的具体需求进行设计,初期由鸿腾精密供应。
3、有望于近两年迅速进入百万级,看好socket设计成为产业趋势
英伟达作为数据中心GPU的最大生产商,预计2025年销量将达到650万至700万块GPU,主要是Hopper和Blackwell系列。若考虑后续主要以B300及往后系列产品为主的销售,Socket与GPU为1:1的关系,则GPU socket预计出货量为650-700万块GPU/年,以CPU socket为基础,因GPU socket为新品,预计价格高于传统cpusocket,假设定价为30-40元美金,对应的市场规模为1.95-2.8亿美金。
4、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如果Nvidia B300转向socket设计,socket连接器制造厂商有望显著受益;同时,NVIDIA作为全球领先的GPU厂商,有望带动国内外其他大厂转向socket设计,因此我们认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产业趋势;建议关注,鸿腾精密、和林微纳、华丰科技、中航光电(电子和军工联合覆盖)、得润电子
风险提示:B300出货量不及预期、AI投资力度低于预期、socket厂商竞争加剧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