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政府工作报告点评:供需优化、存量盘活与新模式构建,助力楼市止跌回稳
事件: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2)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3)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4)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点评:
1.需求端: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叠加城中村与危旧房改造,释放刚性和改善性需求。
我们认为,核心城市(如一线及强二线)或进一步放宽落户或者购房门槛,带动核心城市改善性需求释放。而城中村改造持续推进,也将利好具备较强地域资源的地方国企及深耕核心城市的优质房企。
2.供给端:控制土地供应、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收购存量商品房。
我们认为,土地供应收缩一方面将缓解库存压力;另一方面,核心城市的优质地块竞争将会加剧,资金充裕的头部优质房企将在获取优质地块资源中占据优势。
我们认为,存量用地及存量房收储政策落地,将缓解房企现金流压力,首先对地方国资构成利好,随着土储专项债规模提升,收储对象有望从地方国企传到至央企,然后传导至民企。给予城市政府收储更大自主权,也有利于存量房收储更大力度的落地。
3.融资端: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范围,强化协调机制,防范债务风险。
我们认为,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范围,有利于提升政策性银行、地方政府及地方国企的参与积极性,提升资金的落地力度,对于消化存量房产具有积极作用。
我们认为,“白名单”机制的持续落地,对优质项目融资支持力度持续加强,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的民企,现金流风险有望得到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多种政策工具的协同发力有望推动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短期关注政策宽松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中长期聚焦具备核心城市资源和不动产运营能力的龙头企业。推荐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绿城中国、越秀地产等也有望受益。“白名单”力度加大,对于仍然具备市场化经营能力的优质房企,具有很好的信用支持作用,龙湖集团、新城控股等有望受益。
风险提示:盈利能力继续下滑、销售不及预期、资产大幅减值的风险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