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政策工具箱持续优化,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推进

股票资讯 阅读:60 2025-03-07 17:55:09 评论:0

  事件:证监会吴清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答记者问,就近一年政策推出和实施情况,未来证监会主要政策发力方向和资本市场运行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点评:

  新“国九条”发布以来,证监会多项政策齐发强监管、促改革、保护投资者权益。强监管方面,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购重组、交易、退市、股东减持等行为的监管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促改革方面,出台“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以及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等举措;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着力推动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并持续引导中长期价值投资资金入市,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从资本市场运行情况看,近一年已呈现诸多积极变化。一是入市长钱明显增加,央行指导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开展两批互换便利操作,金额超过1000亿元,超4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信息,贷款额度上限近800亿元,金融监管总局启动了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总金额超过1100亿元,据统计,2024年9月以来,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在A股市场净买入约2900亿元;二是权益类基金发展显著加快,据统计,2024年9月以来共注册权益类基金459只,占同期注册基金产品总数的七成,权益类基金规模从6.3万亿元增长到7.7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从20%提高到24%;三是长周期考核制度更加健全,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正积极推进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政策文件的制定修订工作。

  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更多的政策举措即将落地。一是加快健全专门针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机制,从上市、并购重组等方面给予政策助力;二是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鼓励私募和创投基金全生命周期参与科技企业发展,并进一步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促进“募投管退”良性循环;三是加大支持科创的金融产品服务供给,通过股票、债券、可转债、优先股、资产证券化、期权、期货等产品和工具,提供“接力棒”式的融资支持和服务。

  在未来发力方向上,证监会将在巩固当前政策成效的基础上,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筑牢股市健康发展的根基。一是进一步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优化差异化安排,促进市场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集聚;二是进一步增强投融资发展的协同性,在健全一二级市场协调发展及逆周期调节机制的同时,促进上市公司提升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和能力;三是进一步增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四是进一步增强市场基础制度的适配性,优化市场定价机制,稳步拓展跨境互联互通。

  投资建议:我们看到,自2024年新“国九条”发布以来,资本市场进入政策密集期,一系列优化资本市场生态,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政策接连落地,特别是在“9.24”国新办发布会后,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投资者”间的正循环和正反馈逐步形成。2025年以来,科技创新成为市场主线,监管层对于科技企业的长期持续支持得到市场的积极反馈,预计伴随后续更多政策的落地实施,资本市场有望呈现更多积极迹象。对于证券行业而言,资本市场环境转暖后,大财富管理、自有资金投资、资产管理、资本中介业务条线业绩均不同程度改善,但股权投行因IPO融资规模受限而继续承压。我们认为,在监管层对并购重组、行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将部分核心资源向并购重组业务倾斜或将成为券商股权投行业务破局的抓手。除发力并购重组业务外,券商自身亦将受益于并购重组政策支持,并购重组将继续成为券商的年度投资主线之一,部分涉及并购重组或存在并购重组预期的券商或将获得一定的估值溢价。同时,随着证券行业内并购重组的持续推进,行业马太效应有望进一步增强,优质资源的集聚将继续提升头部券商的投资价值。我们建议持续重点关注上市头部券商和证券ETF的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


东兴证券 刘嘉玮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