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低生育”系列一:育儿补贴 进展及影响?
事件:3 月13 日,呼和浩特发布落实《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育儿补贴项目实施细则及服务流程。
一问:育儿补贴的最新进展?呼和浩特最新推出阶梯式育儿补贴,力度居全国前列呼和浩特市最新阶梯式育儿补贴政策,补贴标准居全国前列。根据《呼和浩特市育儿补贴发放实施细则》,对2025 年3 月1 日起出生的一孩家庭发放 1 万元,二孩家庭 5 万元,三孩家庭 10 万元。截至2025 年3 月15 日,全国至少已有2 个省份、22 个地市级行政区出台育儿补贴措施;地方补贴政策普遍呈现阶梯式特征,重点向二孩及以上家庭倾斜。
育儿补贴先行地区普遍面临结构性人口压力,呈现 "双高" 抚养特征。数据显示,已实施育儿补贴的地区总抚养比(0-14 岁与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均超全国平均水平46.5%,部分地区老年抚养比与少儿抚养比之和突破 70%。生育水平方面,政策力度较大的呼和浩特市 2023 年总和生育率仅 5.6‰,低于全国 6.4‰的平均水平。
育儿补贴政策实施地区财政支出压力或整体可控。基于2022 年生育结构数据进行线性测算,呼和浩特2023 年2 万新生儿规模计算,该市需承担总财政补贴约8 亿元,占其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当前全国执行育儿补贴政策的 2 个省份及16 个地市级行政区,累计资金规模约63 亿元,或指向政策实施地区财政支出压力或整体可控。
二问:育儿补贴推广,可能的影响?两种模式总补贴或拉动社零0.2-0.5 个百分点若呼和浩特模式全国推广,总补贴规模或超3700 亿元。参考2022 年新生儿结构数据及2024 年新生儿数量,地区平均补贴水平若全国推广,则所需财政总资金或在1076 亿元;若呼和浩特模式全国推广,则总补贴规模或超3700 亿元,占一般财政支出的1.3%。
2025 年预算安排中,社保就业支出、卫生和健康支出新增规模较多,或和地方密集推出生育补贴紧密相关。依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生育补贴或在“卫生健康支出-计划生育事务”以及 "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科目列支。2025 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项目中,社保就业支出新增1977 亿元,卫生健康支出新增1024 亿元。
若上述两类生育补贴在全国范围内落地,或拉动社零0.2-0.5 个百分点,结构上倾向于母婴食品等领域。基于2024 年居民平均消费倾向(68.3%)测算,若按地方平均水平推广总生育补贴有望拉动社零增长0.2 个百分点;若按呼和浩特模式推广生育补贴有望拉动社零增长0.5 个百分点,对应消费增量约2500 亿元左右。
三问:补贴之外,还有哪些期待?就业、教育、医疗等系统性育儿政策支持亦值得期待育儿补贴之外,针对就业、教育、医疗等系统性育儿政策支持亦值得期待。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除现金补贴外,亦需构建系统性支持体系。例如:就业领域保障女性职业权益,建立企业政府育儿成本共担机制;教育系统发展普惠托育和课后服务;医疗完善妇幼健康体系和罕见病保障;住房提供共有产权房优先配售等支持;社区强化育儿资源供给等。
系统性生育支持政策,OECD 经济体经验或可参考。梳理部分OECD 国家系统性生育支持政策经验,可分为财政税收支持政策、假期政策、儿童护理教育支持政策三类,重点针对父母、幼儿、企业三大主体,包括生育津贴,托育支持,税费优惠、就业支持等政策。
保障家庭闲暇时间等或也是后续生育支持政策重点。2025 年推出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通过立法保障女职工孕期、哺乳期权益,推广 "生育友好岗" 弹性用工模式,允许企业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柔性管理。相关政策为家庭育儿时间压力提供制度保障。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