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报告:如何看待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股票资讯 阅读:21 2025-03-18 12:27:32 评论:0

  2025年3月16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惠民生、促消费的相关表述,我认为本轮一揽子提振消费举措可以视作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重程碑。本轮逆周期政策调节过程中,由于地产和基建具有高杠杆属性,相关政策仍比较克制,而消费则被寄予厚望,促消费政策具有高层级、全方位、重需求和出实招四大特征。当然,部分政策目前看仍留有余力,17日发布会上发改委也提到“先看看政策效果、再决定下一步的政策”。我们强调,方向重于力度,未来对于消费的鼓励政策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政策效果会逐渐显现。短期,继续看好财政政策明确支持的消费,无其两新政策扩容和育儿补贴相对应的板块;中长期,中国消费市场也具备较大增长空间。

      特征一:高层级。从政府工作报告的视角来看,本轮提振消费政策体现了项层设计的特征,《行动方案》是项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稳内需方向由投资转向消费,财政支出结构从“投资于物”更多转向“投资于人”,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中教育、社保、住房保障和卫生健康支出增速显著提升,而基建支出整体增速有所降低。其二,从地方收入激励机制角度,今年即将推动的消费税“后移、下划”,亦将逐步鼓励地方政府由“促生产”向“促消费”转型。顶层设计决定了未来政策对于消费的支持将是连贯的、一致的、相互协调的。

      特征二:全方位。《行动方案》从需求端、供给端两侧同时发力,是对消费各个环节的全流程设计,共涉及“有钱花、敢花钱、愿花钱、易消费、能消费”五人方面。一则,“有钱花”,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收入,加大消费直接补贴力度:二则“敢花钱”,提高社保、医保标准,加大生育保障力度,减轻居民负担,解决居民不敢花钱的间题,提高边际消费倾向;二则,“愿花钱”,优化消费供给,推动消费品质提升,如服务消费和新型消费,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四则,“易消费”,优化消费环境,保障保息休假权益、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完善消费基础设施;五则,“能消费”,清理对主消费的不合理限制,优化营商环境。

      特征三:重需求。过去消费政策更多强调以供给引领创造需求,通过消费供给的提升带动消费扩容升级。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72.2%,而2024年为68.3%,出现了显著下滑,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更为棘手。本次《行动方案》旗帜鲜明地加大了需求侧的支持力度,从消费者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需求侧剩激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都在扎实推进:一是直接消费补贴,如以旧换新政策,通过财政撬动更多消费,效果更加直接;二是特定收入补贴,如生育补贴、特困人群补贴等,通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释放消费;三是提高社保标准,降低“三座大山”压力,系统性提升居民消费倾向,见效慢但是效果更为持久。

      特征四:出实招。《行动方案》聚焦更多实招,不同角度相互协同提振消费。已经出台的政策举措包括但不限于:(1)消费品以旧换新,我们前期测算2024年财政补贴的乘数效应大致在2.1左右,即财政补贴1元带来消费增长2.1元,我们预计2025年安排的30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规将拉动消费增速1.2%以上。(2)加快推进落实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工作,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账款。解决拖欠账款问题提振微观主体信心、改善收入、促进就业,是提升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不可忽视的实招。今年专项债投向也明确支持清欠企业账款。(3)加快制定育儿补贴。发布会提及,育儿补贴、劳动工资等政策相关职能部门正在积极加紧制定和推出,后续会陆续出台,会进一步细化和实化。按照我们前期报告测算结果,假设2025年按照一次性补贴二孩5000元、三孩10000元,按月补贴二胎及以上每孩每月800元的标准发放全国性补贴,对应财政补贴资金约2300亿元。(4)加大财政和金融工具支持力度,如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对于重点领域消费贷进行财政贴息(汽车、家装等),对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进行财政贴息等。

      方向重于力度,尊重消费顺周期规律。开年经济数据显示,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其中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受到以旧换新政策明显提振,同比分别增长26.2%、11.7%和 10.9%。1-2月除汽车以外的社零增速达到4.8%,较2024年中枢有明显提升。与基建和地产不同,消费往往呈现“顺周期”特征,消费复苏很难一而就,也会引发市场关于政策留有余力的讨论。我们强调,方向重于力度,未来对于消费的鼓励政策具有莲贯性和一致性,政策效果会逐渐显现,也提示关注年中政治局会议加码消费政策的可能性。短期,继续看好财政政策明确支持的消费,无其两新政策扩容和育儿补贴相对应的板块:当然,中长期中国消费市场具备较大增长空间。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迪/聂天奇/赵红蕾/吕雷 日期:2025-03-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