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度观察:对等关税加征在即 美联储抉择不确定性加剧
本周宏观观察
1.1 对等关税加征在即,美联储抉择不确定性加剧3 月16 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将从4 月2 日起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并针对特定行业加征额外关税。“对等关税”将根据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水平,对来自这些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相同税率的关税。这一政策的实施范围广泛,涉及美国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欧盟、加拿大、印度、日本等。特朗普团队表示正在努力解决如何为每个国家制定个性化关税方案,以确保“对等”原则的落实。此外,特定行业关税将集中在钢铁、铝、汽车、半导体和制药等关键领域,税率可能高达25%。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各国反应不一。印度表示,美国的关税政策“粉碎了印度的期望”,并计划与美国展开磋商,以缓解贸易紧张局势。欧盟则表现出一定的妥协态度,考虑推迟对美国首轮反制关税至四月中旬,以避免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不仅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贸易紧张局势,还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各国在等待关税政策正式实施的同时,正在重新评估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并寻求多元化的贸易伙伴。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全球投资和消费信心下降,进一步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3 月19 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不变,这是继2024 年9 月降息周期启动以来的第二次暂停。同时,美联储宣布自4 月起放缓缩表速度,将国债月度减持上限从250 亿美元下调至50 亿美元,以应对当前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强调当前美国经济与通胀前景仍存在显著不确定性,重申不会急于调整政策。鲍威尔或出于对于投资者对美股市场信心的考虑,针对市场关注的关税问题,淡化了其对美国通胀的影响程度,坚持认为通胀反弹具有暂时性;并认为整体经济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
美联储5 月议息会议是后续降息决策的重要时点。特朗普贸易政策尤其4 月2日可能实施的大规模对等关税措施的落地及相关非美经济体之间政策拉锯,3-4 月GDP、零售销售等关键“硬”经济数据的表现,需要重点关注进展。在目前政策路径下,预计美国“滞胀”情况较难出现根本性缓解,美联储政策抉择不确定性较大。
1.2 避险需求与美国滞胀预期共振,金价新高后高位震荡近期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显著升温。美军与胡塞武装之间的军事对抗短期内或难以平息,叠加近日以色列与哈马斯停火协议破裂以及美国对伊朗实施新一轮制裁,中东地区局势存在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在地缘政治与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发酵的背景下,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推动避险资产配置需求大幅增加。同时,在美国通胀压力持续与经济衰退预期升温的双重作用下,黄金作为传统抗通胀资产的配置价值显著提升。
黄金作为抵御美元信用折价和全球地缘政治风险的重要战略储备,其“易涨难跌”的底层逻辑依然稳固。本周COMEX 黄金价格一度攀升至3065.2 美元/盎司,续创历史新高,预计短期内仍将维持偏强运行态势。然而,当前金价涨幅可能部分受到市场情绪和非理性因素的驱动,大幅上涨后部分投资者或存在高位获利了结需求。因此,尽管黄金中长期仍具备上行潜力,但短期内需警惕回调风险,建议避免追高操作。
1.3 中国消费提振政策供需并重,边际消费潜力释放可期《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明确了下阶段提振消费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促进居民增收,促进大宗消费更新升级,完善生育政策支持体系,促进银发经济等方面。
与以往促消费政策文件相比,本次《行动方案》呈现出一大特点,即强调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提振消费,特别在需求端,政策着力点从单纯刺激消费转向夯实消费能力基础,对增收以提振居民消费能力的关注度显著上升,关注后续需求端政策的实施力度和效果。
《行动方案》发布后,央行表示将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扩大消费的专门文件,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力度;财政部则提出对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以及对居民使用个人消费贷款进行的重点领域消费均给予一定贴息支持,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并降低消费者信贷成本。
综合来看,当前促进居民增收的具体措施、生育支持政策及相关细则、金融支持消费低成本资金规模以及财政贴息规模均有待进一步明确。从政策预期效果来看,预计后续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有望释放部分边际消费潜力。但也需要认识到,居民消费需求的根本性改善和持续增长,仍有赖于居民收入预期的实质性提升和资产负债表的渐进式修复,这一过程仍需要放在中长期维度来统筹推进。
1.4 中国经济温和复苏承压,内需提振成关键
2025 年1-2 月,中国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但修复基础尚不稳固。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表现相对亮眼:工业生产或主要受益于“抢出口”的提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则得益于年初地方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在“各项工作能早尽早、抓紧落实”的政策导向下,各地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带动基建投资显著增长。消费市场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虽较去年四季度有所改善,但整体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3C 产品国家补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对零售的拉动作用持续显现,但内需整体仍显疲软。房地产市场方面,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有所收窄,但绝对数值仍低于去年同期,新开工面积降幅扩大,反映出开发商对市场需求仍持谨慎态度。
当前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于“弱现实”的基本环境之中,经济复苏的成色仍需更多数据来进行验证。后续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对我国经济的拖累可能进一步加大,国内经济面临的压力或阶段性上升。
展望未来,三大关键主线将决定国内经济复苏的节奏和力度。
首先,消费提振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政策协同配合下,边际消费潜力有望逐步释放,但居民消费能力的实质性提升仍需时日;其次,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度回升。在“严控增量”的政策基调下,房地产市场正呈现止跌企稳迹象,但仍处于去库存进程,后续复苏进程从影响居民资产负债表和企业盈利的角度影响国内经济增长;再次,出口链景气度的走弱程度。受外部加征关税等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出现波动,国内经济对内需的依赖度将有所上升。总体而言,在政策持续发力与市场内生动力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有望逐步夯实复苏基础,但复苏进程仍将面临多重挑战。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