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2月财政数据点评:中央财政支出空间逐步打开

股票资讯 阅读:7 2025-03-25 10:38:37 评论:0

  1-2 月一般公共预算的主要特征包括: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小幅回落,税收增速的回落符合经济景气度的变化,而非税收入规模回归相对正常水平反映了对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维持积极力度,当月支出进度为15.2%,明显高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值(14.4%),中央财政支出力度明显强于地方财政。3)支出方面,科技、民生领域成为重点发力方向,基建相关支出增速整体回落。4)债务付息支出维持较高水平或与部分省份推动“退出重点省份”的努力有关。2025 年一季度地方债的到期压力并不大,提前批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也已下达,债务付息支出规模的高企或与重点省份压降金融债务、争取退出重点省份名单有关。

      1-2 月政府性基金收支增速同步下行:1)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大幅下降,土地成交情况继续处于波动状态,但今年商品房严控增量的调控方向大概率会继续压制土地出让收入。2)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明显回落,地方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推进有待加速。

      总结而言,1-2 月财政收支数据释放出多个积极信号:1)收入预算目标下调后,财政增收压力减轻,对支出的制约作用也相对减弱;2)中央财政支出维持积极力度,2025 年一般公共预算增量赤字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再转移给地方使用,中央财政支出节奏的优化对推动地方支出节奏改善能够起到有效的引领作用;3)财政支出的重点方向从基建领域转向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进一步体现了“大力提振消费”和“科技创新引领”的政策导向。

      地方财政的支出节奏整体偏慢,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的提振效应也尚未明显,背后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部分地区努力推动退出重点省份名单,进一步发债推动项目建设的意愿相对较弱;二是地方项目储备不足,这也是制约2024 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使用进度的重要原因。

      往后看,尽管上述因素的影响持续存在,我们认为财政支出空间仍将逐步打开,中央财政将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第一,今年中央财政赤字的规模高于新增专项债规模,从3 月国债发行进度来看,中央财政支出的速度大概率仍在加快。中央财政资源充足的背景下,只要支出节奏保持当前水平,财政就能对经济形成较强支撑。第二,近年来财政资金的调度灵活性明显加强,若项目投资的支出方向受阻,可以预期后续在“投资于人”方面有更多的财政资源投入。

      风险提示:数据测算有误差;政策实施节奏可能有变化。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静静/张玉书 日期:2025-03-2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