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商协会民企14条点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力度再升级 新举措能否带来新突破?
3 月14 日晚,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共涉及五个方面、14 条支持举措,涵盖产品创新、融资机制、流动性支持、增信工具等多个方面,这也是落实2 月17 日中央民营座谈会、2 月28 日人民银行等五部委金融支持民企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重要部署,从多维度出发着力优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环境,改善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近期中央及各主管部门对民营经济的关注度明显上升,2025《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和“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释放出一系列支持民营企业债券市场融资的政策信号。《行动方案》的出台也体现出一定政策连续性,有望与其他支持措施形成联动,进一步改善市场预期,推动构建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长效机制,优化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总体而言,中诚信国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
一、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明确发力方向,通过支持产品创新、优化风险分担机制、盘活存量资产等,引导更多债券资金流向各重点领域。科技金融方面,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延续央行在3 月6 日经济主题记者会上的提法,同时提到要创新风险分担机制,推动科创债券扩容,提升债券融资的可得性和适配性。绿色金融方面,一方面要提升绿色债券注册便利,另一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利用好碳中和债、转型债券等创新品种融资,拓展低碳转型发展资金来源。养老金融方面,鼓励养老产业发债,着力扩大养老领域债券融资规模。数字金融方面,表示要研究健全债券融资支持机制,鼓励民营企业发债用于数字经济及核心产业 发展,不排除后续会有相关创新产品推出。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丰富担保资产和担保模式,发挥担保的增信及降成本效果;以及推动民营企业依托供应链票据、项目现金流等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推动银行间多层次REITs 市场发展,助力盘活民营存量资产。总体来看,《行动方案》对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支持态度明显,多措并举着力引导民营企业加大债券融资,推动债券融资服务扩面增量,提升对“五篇大文章”的服务质效。目前科技创新、绿色低碳领域债券融资规模相对较高,但民营企业参与程度有限,养老、数字等领域债券市场融资也存在较大拓展空间,可能需要政策进一步加以倾斜。
二、优化发行机制提升发行效率,强化多元化融资服务《行动方案》聚焦发行端发力,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债券发行的便利,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一方面,优化民营企业储架注册发行机制。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可享受成熟层企业注册流程“绿色通道”、资产支持证券多资产储架注册、同类资产豁免发行备案、简化募集资金用途披露等发行便利,有利于简化注册发行流程,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融资成本,便利企业更好地根据自身需求和市场情况调整融资计划,提高融资效率和灵活性;信息披露要求的简化也有利于降低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量,节约合规成本。同时,在定价方式和中介机构责任等方面实施差异化安排,有助于民营企业灵活约定发行条件,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加大首次注册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鼓励信用资质较好、有融资需求的民营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并为首次发债的民营企业提供定期推动、宣传推介等融资支持,以提振市场信心,增加企业的融资机会。客观而言,目前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有限,且存在分化情况,九成以上的民企发行人信用级别在AA+级以上,低级别民营企业较难进入债券市场融资。《行动方案》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进行债券融资,意在拓宽债券市场的覆盖面,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但也体现出风险防范的意图,主要锚定有效益、信用好的优质民营主体,对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企业的融资支持或较为有限,后续建议考虑拓宽支持范围,为培育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提供助力。
三、完善估值与做市机制,着力提高市场流动性债券定价是债券融资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受市场风险偏好、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部分民营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定价可能隐含一定的信用补偿和非理性风险折价,不利于客观反映民营企业的真实风险情况。《行动方案》强调健全民营企业债券估值方法,推动估值机构 优化估值体系,提高对民营企业风险定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求估值机构建立反馈机制和行业加强自律管理,指导市场机构加强沟通交流,提高估值质量,共同维护有序的市场环境。
信用评级是债券发行的重要参考要件,在风险定价、估值方面可进一步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方面,构建更贴近市场实际的评级方法模型,优化对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技术壁垒、偿债能力、现金流稳定性等指标的评估,更准确地反映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助力市场化定价以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强化评级机构参与估值与指数类业务的政策支持,相较海外债券市场,我国债券估值供给体系较为单一,而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债研究领域有丰富的沉淀,建议鼓励评级机构及其关联的指数机构发挥专业性优势,丰富债券估值产品,从而更好地辅助风险定价。此外,作为构建民企债券市场“投融互信”生态的关键一环,方案还鼓励主承销商参与民营企业债券做市,将做市行为纳入主承销商执业评价体系。通过引导做市商在二级市场持续报价,有利于提升债券交易活跃度,增强价格发现功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这也有望与民营企业债券估值方法的优化形成协同效应,共同促进民营企业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
四、优化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机制,提振市场信心针对部分民营企业信用薄弱、融资难等难点堵点,方案聚焦优化增信机制,提出通过“担保增信”“凭证创设”等工具组合运用,搭建多层次民营企业融资增信体系,发挥其风险分担作用。同时提出“一企一策”的差异化增信服务理念,以灵活的方式对接企业融资端和需求端要求,提高债券发行的可行性。市场化增信手段有利于降低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成本,引导市场资金投向优质民营企业,对增强投资者信心、缓解担忧情绪也有积极作用。《行动方案》还强调积极争取各类金融机构、增信担保公司等多方协同联动,发挥政策合力。多方合作、共同发力的模式也有利于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通过风险缓释功能激发机构投资者的配置动力,引导更多投资人参与投资民营企业债券,促进资金更合理地流向有潜力、有需求的民营企业,助力提高市场活跃度,改善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除此之外,交易商协会还表示将发挥协会的“桥梁作用”和“搭建专业服务平台”,联动相关部门共同疏解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堵点,推动全链条生态建设,共同优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环境。定期路演、意向撮合等机制也有利于双向赋能,汇集投融资双方意向,促进民企信用价值发现,提高投融资效率。总体来看,《行动方案》体现出交易商协会对民营企业支 持的决心,但部分举措仍有待细化和落实,民营企业获得的融资支持力度与其体量尚存一定差距,在政策层面或需要更多的扶持与支撑。民企投资信心的改善也需要时间,后续仍建议对民营企业融资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等保持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