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季刊:海外滞胀风险上升 国内经济温和复苏

股票资讯 阅读:12 2025-03-28 11:28:54 评论:0

  核心观点

      海外主要发达经济体2025 年一季度表现出滞胀特征,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关税战导致通胀预期上升,而经济增长预期反而受到抑制。美国通胀方面本身就具备较强韧性,在特朗普关税战政策下通胀预期有抬升势头,使得美联储放缓降息节奏, 3 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保持利率不变。欧洲传统优势产业的高端制造业受到能源成本上升、地缘冲突风险、产业资本外流、科技竞争力弱等消极影响,正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居高不下的窘境,未来或陷入“滞胀”。另外欧洲“再军事化”将提升政府财政支出能力,进一步推升通胀压力,制约央行货币政策决策。受到大米等食品价格上涨以及“春斗”带来的薪资上升的共同影响,日本通胀回升较快,因此日本央行在1 月重启货币正常化进程,加息25BP 至0.5%。不过日本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动能不足,在全球产业特别是新科技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有所不足,日本央行在3 月保持利率不变。

      自去年9 月底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密集推出以来,国内宏观经济保持复苏势头,四季度实际GDP 增长5.4%,较三季度大幅上行0.8个百分点,全年完成经济增长目标。不过,2025 年1-2 月的经济数据边际放缓,说明经济内生性增长动能仍有所不足,目前国内经济的主要问题仍然在于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居民部门的需求恢复偏缓慢。这就需要政策端协同发力,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短期内货币政策将根据国内外金融形势择机选择宽松力度和节奏,短期内降息预期有所放缓。财政政策在两会期间落地,总量上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所加大,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至4%,增加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至1.3 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和4.4 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结构上更偏向消费和科技。央行2025 年一季度例会,向市场传达出短期降息预期减弱、稳汇率诉求不减、结构性支持科创与股市等信息。两会之后,提振消费的相关政策快速落实,未来有望促进消费加快复苏和打通内循环堵点。

      (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机构:宝城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龙奥明 日期:2025-03-2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