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周报:猪价或震荡偏弱,肉牛价格环比上涨
行情回顾:
本周(2025.03.24-2025.03.28)农林牧渔(申万)指数收于2546.76点(周环比+0.56%),沪深300指数收于3915.17点(周环比+0.01%),深证综指收于2026.18点(周环比-1.81%),上证综指收于3351.31点(周环比-0.40%),科创板收于1029.48点(周环比-1.29%),农林牧渔行业指数跑赢上证综指。从一级行业涨跌幅来看,本周排名前三的为医药生物(周环比+0.98%)、农林牧渔(周环比+0.56%)、食品饮料(周环比+0.40%),农林牧渔(周环比+0.56%)排名第2。
生猪养殖:
本周生猪出栏均重为127.88公斤/头,生猪均重处于历史同期较高位置,同时本周行业冻品库容率环比+0.55pct至14.31%,近期生猪存在增重、二育以及冻品入库等累库行为,累库下生猪价格震荡,行业供给压力持续后移,预计生猪价格随着供给的增加和库存端的压力释放存在下跌空间。从猪价与体重的关联度来看:通常累库过程中猪价上涨,去库过程中猪价下跌,冻品库容率的上升和体重的上涨都是累库指标的表现,如果行业在累库过程中猪价仍持续下跌,说明整体供给较为宽松。春节后行业累库行为持续进行延缓了猪价下跌的进程,预计清明与五一节假日前后二育的出栏或导致生猪价格去库下跌,目前生猪板块景气度底部企稳。但是今年整体供给端在上半年并非特别过剩,同时下半年猪价存在分歧,预计猪价下跌过程中仍有入库行为支撑猪价,不排除短期猪价的反弹,但是整体趋势向下不变。目前关于猪价悲观预期已经在期货端有较为充分的释放,而年后价格表现强于此前预期使得整体预期略有上修,产能端缓慢的补充状态对2025年猪价的担忧存在一定的缓解,前期利空在生猪板块已经存在较为充分的释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生猪养殖企业估值处于底部区间。短期来看,2025年在大家相对悲观的情况下,整体行业预期盈利较差,若后续出现去产能行为,利好头部企业利润改善和市占率提升。中长期来看,生猪养殖行业依旧有较为优秀的中枢利润,且非洲猪瘟之后行业的快速扩张中,仍有大量企业是低质量扩充产能,行业成本方差依旧巨大,头部企业有充足的超额利润释放,建议优选低成本高质量扩张的优质企业。重点关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
禽类养殖:
前期白羽鸡价格超跌驱动下游屠宰场积极屠宰,目前积压鸡源已经有所消化,随着消费端的逐步回暖以及养殖户的挺价行为,白羽鸡价格有所上涨,近期由于海外禽流感的发酵,2025年1-2月国内祖代更新量仅为8.3万套,同比下降67.5%,且全部依赖国内自繁,若引种端持续终端,白羽鸡产能或出现较大下降。黄羽鸡目前在产父母代存栏处在2018年以来的低位,年后黄鸡价格的走低使得行业去产能再次进行;近期黄羽鸡价格出现较多调整,主要系下游需求偏弱导致,预计随着消费端的逐步好转,黄鸡价格有望跟随猪价回暖,行业可以取得较好盈利。展望全年,随着宏观政策的调整,预计居民需求端有望逐步回暖,餐饮消费回暖带动禽类产品消费提升和高端产品占比提高,而禽畜产品量价齐升逻辑有望增强。
牧业:
2023年以来我国肉牛养殖与奶牛养殖行业均陷入亏损状态,行业产能已经持续去化。供给端来看,国内产能的持续收缩有望在今年逐步传导至终端,同时由于海外牛肉&原奶价格的上涨,预计进口端供给或持续收缩。需求端:我国人均牛肉与牛奶需求量长期提升,此外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终端消费有望回暖。我们预计原奶价格在25H2有望企稳回升;肉牛方面近期活牛价格已经出现上涨,预计新一轮肉牛周期有望开启。
种植产业链:
近期在关税政策的影响下,大宗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而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强的背景下,我国持续推行种业振兴、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提升产量。在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地缘政治震荡的格局下,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加剧,粮食安全成为我国重要的议题。在加强国内粮食安全的背景下,转基因种子商业化落地持续推进,转基因种子较传统种子或能销售出较高溢价,从而带动龙头种子企业量利齐升,我们建议关注具有先发优势和核心育种优势的龙头种企。
风险提示
转基因玉米推广进程延后/动物疫病爆发/产品价格波动。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